山峸制作设计:整合设计、制作工作环节 健全幕后生态

山峸制作设计。(摄影/Terry Lin)

山峸制作设计很热血,数小时的访谈,成员们忧虑产业结构,忧虑同业生计,言谈不离「改善工作环境」、「留住产业人才」,冲劲十足。恍惚间,我想起今年4月1日,这个由袁浩程号召剧场设计系毕业的同窗颜尚亭、吴重毅共同创立的剧场空间设计、制作团队,在官方FB发了一则贴文,宣布成立「山峸艺术集团」。

文中叙述,山峸团队不只要「兴建排练场,80至300席小剧场的兴建计划、密室逃脱工作室、ARTBAR艺术家的酒吧、二手书店扩张、国外团体邀演、音乐祭、沉浸式演出等内容产业」,且「目前已获得1000位数字投资意愿,可望在执行的3年内打造北投艺术城镇,并尝试推行相关艺术货币。在未来你╱妳的作品,不会再被单一价格所局限,而是能促进生活有更多样的选择。还请各位多照顾,还没上车的也赶紧上车,我们一起让艺文更好,让台湾的文化可以更加深根人心」。

这饼画得很大,但这群未满30岁的幕后团队写下的梦想蓝图,不全然是愚人节的玩笑话。

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健全幕后生态

这3位1992年次上下的舞台设计师,从北艺大毕业各分东西后,皆独立接案维生了几年,有感于个人力量有限,筹组了「山峸制作设计」,最初,他们跟大一届的剧场设计系学长王政中分租一幢北投老屋,学长开二手书店,袁浩程、颜尚亭、吴重毅则从后栋车库的小型木工厂开始,逐步建立设计、制作、执行工作流程,召集伙伴,完整了木工、绘景厂房、道具间等硬体设备,开放道具出租,搭建艺术家的酒吧ART BAR交流空间、旧峸剧场,并在2020年举办了首届北投小戏节。

有别于传统模式,山峸整合了过去设计、制作各自独立的工作环节,目前共13位成员中,包含了设计师、制作统筹、舞台制作、木工技师、绘景师,是台湾少见的兼具空间设计、制作能力的新生代幕后团队。

这3名共同创业伙伴经历了3年的磨合后,有了清楚的分工。袁浩程让渡了热爱的设计工作,负责管理公司营运;颜尚亭作为专案管理、设计师,与设计团队密切沟通作品细节;吴重毅则管理绘景工厂,发挥其对色彩、材质细节的敏锐感知能力。

更重要的是,「我们将过去难沟通的工厂端建立完整。」袁浩程说,在台湾,剧场设计师若要进行制作,多半只能商借熟识的工厂空间与设备,「我们不能一直依附大型制作厂商,这种培养关系的方式不是健康的生态,当设计师真的有了案子,会因为人情压力,无法跟工厂谈到合理的制作价钱,这是过去台湾业界的生态。」此外,当设计、制作处于互相「发包」的关系,设计师与技师无法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更耗费时间、金钱成本。

几年间,山峸的作品从表演艺术出发,横跨电影、展场布景、演唱会、密室逃脱等相异领域,有《返校Detention实境体验展》(2021)绘景统筹、《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电影美术道具、董阳孜《读衣》艺术时尚跨界展(2019)布景制作、蔡依林演唱会大型道具制作、HITCON HackDoor「骇客密室」密室逃脱空间设计、制作等。

每一回制作,山峸总是召集剧场设计系的学弟妹们一起工作,颜尚亭说:「过去都是学长姐带我们做东西,整个剧场圈的案子都是有一搭没一搭,我们想,若山峸能稳定地提供案子,至少大家不会转行,才想办法尽量接案子,跟学弟妹合作。」

质问现实,以行动找答案

「成立山峸,我们只是想,为何学长姐、学弟妹一毕业就转行?为何产业无法留下人?我们可不可以想办法来做到这些事情?我们是否可以改变设计与制作的关系?会不会,从现在开始做,5年后,就会不一样?」一连串对现实的质问,是这群年轻人行动的推力。

近年来,各领域更关注剧场的「说故事」能力,体验设计的需求深入展场、卖场,更重视空间的细节刻画。袁浩程分析,山峸制作设计的跨领域工作是时势所趋,其优势更在于学院养成。剧场作为集体创作,横向沟通、组织能力是舞台设计师的标配,「要搞清楚不同领域的眉角,我的方法是首次开会一定要见面聊,知己知彼,再决定沟通方式。这应该是剧场设计系读文本的训练。我是做过设计的人,也更容易去说服设计师,让他们相信我的意见是有效的。」他进一步指出,「互相信任,才有办法做好跨域。」

有趣的是,剧场设计背景是外部沟通优势,却也是内部沟通的障碍。袁浩程坦承:「艺术大学就是要把每个人训练成艺术家,独立思考很重要,每个人的『我觉得⋯⋯』都很重要,但对经营公司来说,太多的『我觉得』就会打架,让事务难以推进。」他苦笑,「这是为何过去没有剧场设计制作公司的原因,沟通很复杂,案子一多,就会想把伙伴拖去枪毙!」他耸耸肩,「我们的处理方式是大吼大骂,甩门,结束。但核心理念不变,就是把想改变的事情做好——这让我们在争吵后,能够回到岗位。」

高手同队,才能彼此刺激前进;密集的对话、沟通,是创意迸发的必要条件;发了声,才能听见彼此的需求。袁浩程轻松地为团队内部的沟通日常做了总结:「争吵是必要的,这是进步的关键。」

打造新锐艺术家、剧场观众的孵化器

2020年,山峸制作设计重整了创业基地的老宅邸,在这栋位于住宅区的空间规划出3个区块,除了前栋的二手书店外,后栋则规划出可容纳25人的小剧场,并将曾在南村剧场演出的《藏身处》(2020)舞台空间直接移植到剧场后方,成为「ARTBAR艺术家的酒吧」的室内装潢,接着,他们在年底举办了「北投小戏节」。袁浩程说,创造空间,聚集了人,建立连结的网络,就能尝试做一些事情,「这可能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希望透过艺术产生连结,但或许这是有潜力被商业化的,这个产业有能力留下更多人。」

他期待这个复合空间成为新锐创作者的孵化器,「我们的创作能量很高,但过去只把目标放在中、大型剧院演出,小剧院不赚钱,创作者要求补助,但我们希望这里是反向操作,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小剧场?为什么不能做周一到周四的演出?为什么不能不拿补助创作?这里像是try out场地,创作者预算有限,失败,也只赔上一点钱与一段时间,但赚到了完整制作的know-how。」

袁浩程以被称为日本「小剧场圣地」的「本多剧场」为例,说明空间规划如何作为艺术发生的必要条件。这个共设有8间剧场的集团,有仅容纳50人的小空间,也有百人的中型空间,最大的则是386人的本多剧场,创作者可以从小空间逐步「晋级」到大剧场,分阶段将作品打磨成熟。创办人本多一夫除了收购下北泽与周边区域的建物,将适合的空间改造成剧场外,也年年举办「下北泽演剧祭」,接班人本多慎一郎也在此开设餐馆,让演员兼职店员,创造与资深演员、导演在剧场外的交流机会,逐渐将此城区打造为表演艺术生态街。

「本多先生说,演员很适合当服务生,他们察言观色的能力很强。演员有戏演就去,没戏就来打工,他希望创造出一些留住演员的机会。」袁浩程顿了顿,「这让我很感动,也希望可以让大家聚集在一起。这个空间是一个起点,让不同领域的人聚集,艺术本来就是需要被碰撞、讨论,放大能量。」

如今,ARTBAR的bartender也都由演员兼职,王政中观察,酒吧区也成为北艺大同学的聚会所,「学弟妹开始来这里办展览、呈现、交流,这里可以不只是书店,有了更多延伸想像的可能。」

开出梦想清单,召集伙伴「上车」

采访接近尾声,问山峸下一步想做什么?袁浩程大气不喘,梦想清单很长:「成立剧团。」他说,他们要往前线发展,创造内容。「把我们生活了10年,在我们都喜欢的北投成立10个类似的剧场、交流空间。」他说,他们要多点串连,打造艺术城镇。

山峸的待办事项是一个又一个同心圆,核心始终环绕着创业初衷:「连结伙伴,创造更完善的工作环境,留下更多人」。

「我们想做创作,想在其中活着,对台湾文化有所贡献。从在学校的创业开始,都是想改善生活。」袁浩程与山峸呼朋引伴上车,那是好冒险、有梦想的愚人,说着不是愚人节的空话。他们不甘于表演艺术现实生态的匮乏,以自发的行动,寻求改变的可能,「我们办小戏节、开书店、办剧场,这些都要持续投入成本,但我们愿意,这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或许,我们做的事,能够让台湾表演艺术产业慢慢进步,那是我们共同相信的价值。」

人物小档案

Profile|

山峸制作设计,2018年正式成立,由袁浩程、颜尚亭、吴重毅等毕业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剧场设计学系的同班同学一起创立,目前共有13位成员,设有木工厂、绘景工厂,亦营运道具出租、二手书店、艺术家的酒吧ART BAR交流空间与旧峸剧场。山峸兼具设计与制作能力,从企划、设计到最终制作、布展和拆台皆是守备范围,参与作品横跨剧场、展场、演唱会、密室逃脱等。

本文作者:张慧慧

(本文摘自《PAR表演艺术 9月号第341期》)

《PAR表演艺术 9月号第3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