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京杭大運河 孕育經濟文化繁榮
运河的贯通,为聊城带来繁荣昌盛。 图/本报山东聊城传真
京杭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聊城是大运河沿线重要节点城市,运河的贯通为聊城带来数百年经济与文化繁荣昌盛。明清时的聊城享誉「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腋」、「江北一都会」,为当时运河九大商埠之一。
古代陆上运输有限,大宗货物须采水路。而经济中心在南方,政治中心在北方,为保证南方赋税物资,稳定运往京城,开辟维持纵贯南北的水路运输,对历代朝廷极其重要。京杭大运河基础为隋唐大运河,元世祖将经济中心江南与政治中心大都相连接,在山东辟划新运河。大运河聊城段开凿于元至元26年,全长97.5公里,明清时期运河漕运发达,京杭大运河聊城段,经济文化高度发达,东昌府、临清、张秋皆是商业名都,至今仍保留众多古街区、古建筑,如临清运河钞关、阳谷盐运司等。此外,世代相承文化艺术、民俗风情,构成聊城运河文化遗产资源,造就聊城成为大陆历史文化名城。
大运河聊城段,开凿于元朝。 图/本报山东聊城传真
如今运河虽已失漕运功能,但河道保持原有走向,沿线留有船闸、码头、桥梁等水工设施遗迹。聊城段存有周店船闸、张秋上下闸、辛闸、梁乡闸、土闸、戴闸、临清二闸等船闸及码头、桥梁等水利设施。「闸河」风貌,是研究古运河开凿、营建、调度、营运重要依据,亦是运河漕运发达重要实物见证,再现古代治河兴利的壮举与智慧。
聊城是京杭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京杭大运河在聊城蜿蜒百公里,留下众多历史遗迹与人文景观。共有八项文化遗产点段,即会通河临清段、鼇头矶、临清运河钞关、会通河阳谷段、荆门上闸、荆门下闸、阿城上闸、阿城下闸。聊城将运河文化传承,作为文旅产业主打品牌,以运河为纽带,串起了以山陕会馆、舍利塔、鼇头矶、运河钞关、运河文化博物馆等为主的运河文化风情体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