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店标价贩卖「限定凉爽」!夏天热爆⋯全球升温引发「温度正义」

▲全球高温也引发「温度正义」议题。(示意图/ETtoday资料照)

记者林育绫/综合报导

全球高温导致夏天越来越长,想像每一个你正经历的夏季,都可能是你人生中「最凉的夏季」,而人为不当的温度调适,让某些人成为享受空调的得益者,有些人则是高温的受害人。建筑环境控制教授林子平提出「温度的正义」概念,并撰写新书,书中也虚构科幻情节,有一天「凉爽的温度」会在商店标价贩售,但当人开始思考这议题,就表示靠近「温度正义」的路了。

▲如果「凉爽的温度」根据不同场合、空间、使用时间标价贩售,应该卖多少钱?(示意图/ETtoday资料照)

林子平在新书《温度的正义》前言分享了一段科幻情节,一家商店只贩售「凉爽的温度」,不过能依靠空间、使用性质、碳排程度等来决定价码,像是车内、房间、社区、人行道、公园,郊区的森林、山岳、海滩、步道,还有营业用的,像农地、茶园、温室、养殖池等价码都不同,另有「社福卡」,让中低收入、身心障碍、高龄者、户外工作者享有凉温补助。

林子平说,虽然这是他杜撰的情节,但如果建立在「使用者付费」的逻辑下,当「凉爽」变得愈来愈稀有,或许有一天就不该被视为免费,也要付出相应的价格。

然而「凉爽的温度」应该卖多少?哪些人或空间需要贵一点、便宜一点?购买者有没有基本额度?有没有确保众人温度的基本需求?有没有购买上限、共享温度的权益?他说,「当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就与温度正义的核心主题更接近了。」

▲把室内温度降温的同时,冷气机运转产生的温度,也正同步把户外的温度提高。(资料图/记者屠惠刚摄)

全球高温造成的冲击正在发生,在「新温度时代」人人都有可能既是室内空调的得益者,也是户外高温的受害人,而在人为不当的恩度调适下,也会让某些人的享受,成为「另一群人的负担」。

「温度的不正义」来自全球及在地因高温化,导致特定区域、族群、产业受害加剧,也来自人为不当温度调适下,所造成的效益享受与困境负担分配不均。

气象专家、环境部部长彭启明也特地专文推荐此书,他提到,夏天大家都习惯开冷气,但把室内温度降温的同时,冷气机运转产生的温度,也正同步把户外的温度提高,而这也是主要的排碳来源,将温室气体浓度往上推升,造成全球暖化、夏天愈来愈长、舒适的温度也愈来愈少。

彭启明说,一个小小开冷气的举动,多数人很难想像这和全球暖化有什么关系?「事实上,一个人制造的量虽不大,但只要每个人累积起来就很可观。偏偏二氧化碳无色无味,不像某些有色有味的空气污染,可以让大家感觉得到,这也就是减碳很难彻底推动的大问题。」

▲「温度的正义」是新温度时代,值得人人思考的议题。(图/CFP)

他提到,如果我们都对温度有高度的认知、重视,各种分歧与困难就可以有共同的标准、价值观来讨论,他赞赏林子平连续3本系列著作,投入在温度的科普上,期待有更多人可以看到这问题。而这次新书《温度的正义:全球沸腾时代该如何消弭升温所造成的各种不公?》所阐释的正是一个可以贯穿的价值,人们未来努力的目标,就是让温度不要再快速上升,让下一世代仍维持有较多舒适的温度。

面对「温度不正义」,该如何达到「温度转型正义」?书中将沿用国际知名教授McCauley针对能源正义分析,采用的3项原则来论述,包括「分配的正义」、「识别的正义」、「程序的正义」。

「分配的正义」是了解温度分布的状况,以及升温来源(建筑、交通)及降温设施(如绿地、水域)的分配方式。「识别的正义」是要辨认出谁承受高温的压力,并承认及接受他们所受到的危害。「程序的正义」则要将资讯公开,使人易于理解,利害关系人能参与且表达意见,并纳入决策。 另外也透过哲学思考来发想,参考知名的哲学思想实验「电车难题」,从「效益主义」谋求集体幸福最大化、「道德主义」兼顾个别权益、「自由主义」尊重个人权利和选择自由、「社群主义」中团结与归属的共善价值,来剖析「升温难题」,提出符合正义的凉爽解方。

▲林子平新书《温度的正义》由商周出版。(图/商周出版)

林子平新书《温度的正义:全球沸腾时代该如何消弭升温所造成的各种不公?》由商周出版,在今(6/27)于各大书店、通路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