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通:奋斗者文化铸就韧性企业

撰 文| 郝庆谦

责 编| 彭海燕

成立11年,上汽大通已成为商用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商乘并举”的战略方针下,上汽大通产品线已覆盖宽体轻客、皮卡、MPV、SUV、房车等。2021年,上汽大通销量达到23万辆,同比增长20.88%,产品出口至73个国家和地区。

取得辉煌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上汽大通长期打造的奋斗者文化。上汽大通人力资源总监王琼在接受《中欧商业评论》采访时表示:“成立之初,上汽大通承载着上汽集团在商用车领域开疆拓土的使命,大通一方面在研发、生产、供应链等方面积极向集团兄弟公司学习请教,另一方面因为商用车和乘用车的差异性,只能靠勤奋和努力实现自我成长和突破。正是凭借这股拼搏的精神与坚韧的品格才取得了现在的成绩。”

上汽大通人力资源总监

王琼女士

以奋斗者文化形成共识

自成立以来,上汽大通始终保持年复合增长率达60%的高速发展势头,在技术和产品上也快速发展,成为行业关注的后起之秀。

上汽大通的奋斗者文化从来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是化成实际的行动影响着每一位大通人。作为上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上汽大通肩负着集团商用车发展的重要使命。想要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成长并成为细分领域第一,上汽大通在一开始便意识到,只有充分发挥自力更生、拼搏进取的精神,激活员工动力,才有机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通过员工共创企业文化的形式,上汽大通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奋斗者文化。也正是凭借一股奋斗者精神,上汽大通不仅成为了商用车领域的领头羊,而且在疫情影响引发经济下行、供应链危机等各种黑天鹅事件的严峻形势下,快速实现了复工复产并逆势增长。

在文化共创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打破边界和形成共识。文化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一句口号,而应该切切实实地融入到每一位大通人的思想里。打破边界,各类员工的声音才能被听见;形成共识,才能做到上下同欲。

在文化共创和形成共识的过程中,保持员工队伍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尤为重要。跨界人才在上汽大通比比皆是,以人力资源团队为例,约15%的员工具有业务、技术等多重背景,从业务中来,再回到业务中去,多重视角让员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上汽大通为员工创造一个和谐发展、富有包容性的环境,给员工足够的发展空间,使每个员工感受到尊重与认可、有安全感,能真实地做自己,从而自由地在组织中发挥出最大潜力。

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最难的是员工共识,然而共识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建立的。因此,上汽大通不断推出各类员工赋能活动,增加员工与员工、员工与公司之间的信任度,为形成共识打下基础。

上汽大通持续推出“大通土话”、“趣味价值观”、“可爱的大通人”等一系列文化活动,随着员工参与文化共创的意愿,以及对文化的认同感在不断增强,奋斗者文化的价值观也在一场场活动中得到强化。为了进一步倾听员工心声,上汽大通通过“通通来8”论坛, “通通来吐槽”线下辩论会,为员工提供分享内心真实想法的平台,鼓励员工积极提出问题,了解员工的想法并且给予相应的回应。

疫情期间,为了减少员工焦虑情绪、提升心理韧性并增加专业知识,上汽大通策划了一系列赋能、互动、运动、娱乐等活动。其中员工心理关爱直播,点赞次数超1.8万,观看人次1560人;“MAXUS云上音乐会”,20余部门代表参与演出,1000+员工线上参与,让员工感到了温暖和力量。疫情之后,为鼓舞员工士气,使员工更迅速地进入办公状态,上汽大通特别推出“逃离返工‘蕉绿’”的主题活动。通过“暴打柠檬茶”、“你的大通宝你做主”以及邀请员工进行共创、与RVLIFE房车合拍美照等形式与员工互动。

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和活动,上汽大通倡导的奋斗者文化深入人心,形成共识,真正激发员工的行动力,从而使得整个组织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做到力出一孔,利出一孔。最终,奋斗者文化与上汽大通的业务紧密融为一体,成为业务竞争的利器。

在变革中提升组织韧性

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企业视韧性为组织建设的核心。韧性是组织在遭受外部冲击后仍然能够维持自身稳定,并且迅速恢复至原有状态的一种能力。组织韧性越强,越有助于企业快速走出危机并获得持续增长。

由于全球经济动荡加剧、疫情反复以及汽车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上汽大通从宏观环境出发,结合自身情况,主动发起组织变革,以“奋斗者文化”为核心,提升团队的响应和协同能力,提升员工和组织的复原力,从而提升组织韧性。

在王琼眼中,上汽大通所具有的组织韧性,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信任、坚持、包容。首先,从建立奋斗者文化开始,上汽大通始终将信任放在首位。信任是双向的,员工相信领导者,领导者相信员工。只有相信“相信的力量”,给予彼此信任和希望,才有可能将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其次是坚持,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行动,虎头蛇尾很难使一个组织具备韧性;最后是包容,在一个具有包容精神的团队氛围里,员工才敢于放开手脚做事。相反,如果缺乏包容,员工畏手畏脚,害怕在变革和创新中犯错,企业的发展便无从谈起,组织韧性更是空中楼阁。

组织韧性离不开个体,以及个体之间的协同和响应。上汽大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打破边界和部门壁垒,使各部门能够在面对环境骤变之时做到高效协同、资源互补,最大程度保证内部组织的稳定性。

从组织整体而言,为提升组织效率,上汽大通利用长期积累的数字化优势,对内部业务和产品进行数字化变革,利用数字化实现降本增效。对外部而言,将数字化能力建设向产业上下游拓展,通过数字化工具实时掌握上游供应商产能和库存变化,实现高效协同。下游利用直营店、越野俱乐部、售后服务等贴近客户,实时掌握用户需求,以C2B模式打造更懂用户的产品。

“上汽大通的发展离不开高效的协作和能力建设,奋斗者文化让大家敢于设定挑战的目标,敢干、敢上、敢于拼搏。”正是基于此,上汽大通才具备更强大的组织韧性,也是大通成为商用车领域领头羊的关键优势。

打造更具韧性的

人才培养体系

对上汽大通而言,人才是组织的根基,打造组织韧性首先需要培养人才韧性。上汽大通认为,人才韧性应具备抗压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敏捷响应、持续学习、高效协作、开放创新等特征。

为了确保人尽其才,并让人才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科学的选拔和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员工自身优势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人才选拔阶段,上汽大通通过开展种子班、LDP潜训营、CXO等一系列项目,围绕TO C能力,识别发展高潜人员,培养经营意识、客户导向。达成90后高覆盖,洞察识别年轻高潜,实现战略承接,业务赋能。在领导力赋能项目中,结合领导力模型实施专项培训,针对不同层级开展个性化的学习项目,优化IDP工具,重点开展了高潜的IDP沟通与制定,赋能组织提高管理效能,培养体系性可持续能力。

在后期的人才培养和建设上,上汽大通持续推出员工赋能活动和培训项目。2021年全年,上汽大通完成了100多场员工赋能和共创活动。通过组织如“Offer自定义”、“星级运营师”、“和Z世代玩在一起”等具体的活动内容,在能力兴趣优先、人岗匹配的前提下,上汽大通员工可以获得轮岗转岗机会,去做自身更擅长的工作。通过员工赋能和共创,员工找到了自己适合的岗位,公司找到了合适匹配的人选,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更加多元,公司的人才培养体系也更加完善,从而为提升人才的韧性打牢根基。

丘吉尔曾说:“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危机”。如果企业具有足够强大的组织能力,危机之后,便有可能凭借韧性实现反弹,甚至变得更加强大。正是凭借着组织韧性,上汽大通能够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下,快速组织生产、恢复供应,并且实现逆势增长。从组织韧性到人才韧性,上汽大通的奋斗者文化始终贯穿其中。奋斗者文化铸就了组织韧性,也成为了上汽大通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