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保险公司纷纷开发新品,税收优惠政策能否助力这一险种启航?

每经记者:涂颖浩 每经编辑:张益铭

又到年底,节税保险销售热度升温。“今年年底前买了节税产品,明年申报的时候就可以抵税了。”最近,刚刚买好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小杨,又被保险销售人员推荐了一款税优护理保险,以小杨20%的收入税率计算,每年交2400元保费,能减免480元的税,交费10年,累积可节税4800元。

上述护理险,属于税优健康险的范畴,该项税优产品于2015年5月就开始试点,并于2017年7月推广至全国。2023年7月,随着产品范围由医疗险进一步扩展,护理保险和疾病保险也加入到其中。《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太保寿险、阳光人寿、友邦人寿、太平人寿、人保健康等上市保险公司旗下人身险公司都有开发相应的税优护理险产品。年内多家公司首次推出、迭代了相关产品。

业内人士在受访时指出,上述税优护理险和商业长期护理险形态没有特别的差异,长护险接受度目前低,但是借助税优政策培育市场,也是各项政策中提到的发展方向,现在很多大公司都有产品,判断未来会有一定机会。

抵税+保障,税优护理险受市场青睐

“税优护理险与个人养老金可以同时享受税收优惠,领取时也无需补税。”销售人员向小杨推荐的是一款互联网热销的税优护理险,这款产品最大的优势是能节税,无需开通单独的账户就能投保,购买后会得到一个税优识别码,只需要在个税APP进行综合所得税申报的时候,选择相应的扣除项目,填入税优识别码。

销售人员还告诉小杨,不仅可以给自己购买,她还可以为配偶和子女投保,父母的年龄不超过70岁也可以作为被保险人。

除了节税,这款产品的保障责任包括护理保险金和疾病身故保险金,10种特定疾病,或意外致1~3级伤残,达到合同护理保险金的给付条件,一次性给付护理金:18岁前,给付已交保费或现金价值二者较大者;18~60岁,给付1.6倍已交保费或现金价值二者较大者;61岁以上,给付1.2倍保费/1.2倍现价/基本保额三者较大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由于抵税后产品收益率可观,“高收益”成为这款产品的一大卖点。据一位保险销售人员展示的利益演示情况,对于年收入15万元的30岁男性,税率10%,选择交10年、每年保费2400元,到第10年抵税后的现金价值,对应的收益率高达4.55%。个税比例越高,这款产品的收益越高。如果是最高一档百万年薪的,适用税率是45%,复利收益率可以达到10%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护理险来说,护理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合同利益,不能把护理险当作简单的理财产品来看看,仅关注现金价值是不全面的。

精算马克主理人Mark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规模尚小,目前市场上的商业长护险难言主流产品形态,不考虑类增额寿的长护险,可以说税优长护险和一般长护险产品形态没有特别的差异。相比较而言,个人养老金更像储蓄,领取阶段还有3%的税,而税优健康则更像保障类的产品,两者定位有所不同。

头部公司均有产品:责任侧重不同但收益差别不大

2023年7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适用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产品范围扩大到商业健康保险的主要险种,包括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和疾病保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选择。不再设计标准化条款,增加产品保障内容,提高灵活性,仅对既往症人群设置承保要求,其他产品设计内容均交给市场主体。

政策发布后,头部险企纷纷开发了相应的税优护理险产品。根据相关规定,经营税优健康险的保险公司应在官网公布适用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商业健康保险的产品名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上市保险公司旗下人身险公司的相关产品有:国寿惠众护理保险、平安智盈倍护(2025)终身护理保险、太保鑫长护终身护理保险、太平惠鑫保2024护理保险、友邦优享长伴终身护理保险、阳光人寿金生相伴B款护理保险、人保健康长相伴互联网终身护理保险。

从上市时间看,如平安人寿今年4月上市了“平安智盈倍护终身护理保险”,今年10月,迭代产品“平安智盈倍护(2025)终身护理保险”上市;今年7月,友邦人寿推出公司首款税优健康长护险产品“友邦优享长伴终身护理保险”。

从销售数据看,部分公司在去年已产生保费,但还未成规模。如中国人寿旗下的国寿惠众护理保险,2023年原保险保费收入8.26万元;2023年,人保健康旗下有4款护理保险有销售数据,其中长相守终身护理保险、长相守互联网终身护理保险保费分别为2488.3万元、1922.3万元,此外,还有温暖安康中老年护理保险、温暖安康互联网中老年护理保险两款保险保费不到1万元。

据上述精算人士测算的七款产品收益率情况,以30岁男性,20年交,年交保费2400元,边际税率为30%为例,如果在第20年退保,在考虑退税的情况下,产品收益率区间主要在4.6%~5.2%。“在报行合一后和最新的预定利率水平下,产品的情况收益水平差不多。”Mark指出,不同保险责任的侧重点不同,因此不同合同利益会有差别。

借助税优政策培育长护险市场

近年来,随着增额终身寿险等储蓄型产品的热销,寿险公司积累了大量高成本业务。同时,利率中枢的持续下行使得寿险公司的经营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发展保障型产品已成为行业的普遍需求。

近日,中再寿险联合明德精算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发布的《全球视野下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目前,储蓄型产品的主力客群普遍处于养老规划阶段,长期护理保险与储蓄、养老产品与这类客群具有较高的适配度,契合当下与未来长期的需求趋势,是寿险公司破局保障型产品发展难题和转型的抓手,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实现向“人身保障+低保证利益+浮动收益”的“耐心负债”过渡。

被称为“第六险”的社保长护险于2016年开始试点,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所需费用。截至2022年底,全国参保人数达到1.69亿,累计有195万人享受待遇,累计支出624亿元,年人均支出1.4万元。伴随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以及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持续建设,商业长护险作为社保的补充,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005年国泰人寿推出国内市场首款长期护理保险,但在此后近20余年,人身险产品供给一直以长期储蓄保险、重疾险和百万医疗险为主,保险公司没有接续发力于长护险。中再寿险产品开发部认为,2023年之前是长护险市场的培育阶段。长护险的良好发展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相关政府机构的政策支持、商业主体的保险和服务供给探索,三者形成合力。

“税优政策是激发商业长护险需求的有效手段,建议放宽税优政策覆盖范围并加大支持力度。”中再寿险产品开发部建议将团体商业长护险纳入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享有同等待遇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范畴。另一方面,建议适当扩展享受个税优惠政策的长护险产品形态范围,建议将商业长护险纳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支付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