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廊153首发|乔和桥治建筑新作:历久弥新,一轴定义生活张弛之道
秩序是框架,
松弛是肌骨。
在极简的串连下,
新的生活被构筑。
旧说,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松弛,秩序,看似天平的遥远两端,却能在某种作用的调停下恰到好处地相融。在直线般的秩序中,松弛宛如穿针的引线,为身处其中的人们带来空气感与自洽力。
乔和桥治建筑实验室新作位于上海,不同于“从头开始”的空白,这件作品近乎于推翻已有的空间轨迹,遵循惯性的框架,重新构筑生活空间。在精心把握的改造尺度之下,旧有的家庭记忆、生活习惯被尊重保留,然而不知不觉间,新的生活以及新的场域精神,皆已悄然开启。
归家关门,都市的喧嚣由此被隔离在外。充满仪式感的走廊联结生活,荡涤凡尘。在合围的木色空间之中,或烦闷、或躁动的心情随之平复下来,情绪在此切换,松弛随之而来。
过道即为主中轴线,亦是生活这段篇章的中心思想。餐厨与客厅被分散于中轴线两旁,以一种极为齐整的姿态呈现。无论是烟火气亦或是亲友相聚,皆能得到妥帖的照应与安放。
纵使平层空间拥有难得的通透明朗,然而过于扁平化的结构特点不仅带来了设计视觉的疲劳,也削弱了空间功能的承载。设计师以笔绘就四条中轴线,使得日常动线依照这这些线条有序展开。在更为平和、沉稳的气氛之中,空间以一种极富节奏的规律感层层递进,生活于其中,既能融入家庭生活,也辟出了一片自我余地。
依照极简主题,客厅摒弃了装饰繁杂,自实用主义中提纲挈领,以经典之作填满生活篇章的空白页。时间在变,故事在变,唯有经典不变,这也许是另一种变化规律之下的松弛吧。
当既有命题已形成,如何在已有的主题秩序之下抒发新的创意?梳理内在逻辑,以更为沉稳、冷静的笔画绘制新生活的蓝图,于细微之处得见设计真章。
主中轴线的另一端连接着餐厨空间,由此望向客厅,视线在木色的中轴线处略作停顿,而后蔓延至天光大胜的客厅之处。也正是这小小的停留,令视觉在应和设计节奏的同时,亦为居住者带来了不同空间的情绪感知变化。
西厨采用了全开放式的设计手法,保证中轴线视觉通达的同时,也将成为家人们共品佳肴的沟通场所。木纹与大理石纹在此相遇,似是在城市方块中引入的自然情调,也是平面空间中多层次的丰富点缀。
中式厨房隐匿于岛台附近的一角,厨房门采用了与中轴线相同的木色,形成了更为流畅的视觉统一,也隔绝了可能会因油烟带来的小小困扰。当“墙”的边界被模糊,感官进入一个更为连续绵长的整体环境中,豁然开朗之下,是更为松弛的家的感触。
人们无法用“豪宅”来定义“家”,倘若能在无用的奢华与浮夸之外拨开重重迷雾,从“豪宅”定义的点滴中汲取灵感养分,就能滋养理想之家。
设计师在空间中的留白,即是自我对“豪宅”的理解。在宝贵的城市建筑面积之中,奢侈地留下一片空白,既能让居住者于城市生活之外略作小憩,也能让在城市高楼间不断逡巡的双眼得以喘息。留白,或许早已跳脱了美学的范畴,成为了一种不多得的居住仪式感。
以柜体作墙体,特意混淆的二者以共栖的方式成为了“留白”新的诠释。它们是平整对称的中轴线,也是曲径通幽的走廊,在引领着自然流畅的生活动线之余,亦承担着储物的现实重任。在主卧之中,特意留有的开放式衣帽架是对整体秩序的遵守考量,也是空间内的视角落点,巧妙的框线设计在看似区隔间亦保持视觉连结,让现实与美梦各自区分,却又相互渗透。
儿童房外的走廊则竖起了一道半透明玻璃幕墙,在被木的包裹之下,呈现出一片透明、轻盈的小小天地。在光影变化之间穿行,自然材料带来的朴实趣味让人找回童真初心,于安静无声处感受家的温柔怀抱。
秩序与松弛,就像呼与吸。它们在看似相斥的气场之中相伴存在。秩序是梁,构建家的基石,而松弛则是砖,在层叠之间赋予家的气质。找寻平衡,游走于松弛与秩序之间,方能得到一隅理想的栖息之地。
平面图
项目名称| 见山 — 松弛与秩序并存的私人住宅
项目面积| 270㎡
项目地址| 上海闵行
设计公司| 乔和桥治建筑实验室
设计主创| 刘一汀,王佳
完成时间| 2024
乔和桥治建筑实验室是由独立设计师刘一汀于2019年年初成立的建筑设计工作室。工作室目前主体业务包括建筑、空间、家装、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我们坚持从生活和居住环境本身出发,发掘本真的存在需求,打造空间舒适性和实用性的基础上赋予艺术性。工作室成立数年,不断探索和发展,实现设计、落地的项目座落于中国北京、上海、海南、江苏、重庆、成都、内蒙等地。
文 | 以西 新媒体编辑 | fun
摄影 | 朱雨蒙 图片版权 | 乔和桥治建筑实验室
助理|easson
本文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权所有,
如需转载、投稿,请联系留言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