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看懂朱日和阅兵门道

习在阅兵后讲话中提到,「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诸多评论认为,意在对外威慑。当然,这番话可以视为对「外来武力」的示威,但换个视角看,其实也宣示一种「防御、非侵犯」的立场。因此,若以「秀肌肉」来揣测大陆动机,未免把事情看得太简单。36年来首次实战阅兵,不该看看热闹就作罢,不妨梳理大陆最近5年来的军事动作,看清背后的动机。

首先要看明白的是,大陆最近5年频繁的军队整肃及改革,动机不在对外扩张,也不是要侵犯谁、威胁谁,而是在补齐地缘防卫的短板。

习称要打败「来犯之敌」,确有所指。其实,在大陆商贸畅行全球的当下,很少人留意大陆周边外国军事力量的存在,及大陆面对的军事威胁和防卫压力,面对这种压力,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轻忽其存在。大陆不少防卫问题专家渐渐形成共识,认为大陆的防御能力与经济发展程度已不相匹配。事实上,过去30年,大陆除小规模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外,军队没有任何实战经验,这在美、俄等大国来说都是不可能的情形。强国必拥强军,在全球大国逻辑上,始终是铁律。

故此不难理解,2012年习刚就任大陆中央军委主席即宣布「强国」就要「强军」,2017年习对此的最新表述是:强军是强国的「重要战略支撑」,也是中共的「重要战略任务」,大陆在地缘防卫上是图强而非攻击。看清了这一点,就可以客观看待大陆大国地位的实力匹配,避免过度敏感或过度反应。

其次要看清楚的是,大陆军演、阅兵不是目的,而是一个特别要关注的进程──军队改革。在北京看来,军改即强军,比「秀肌肉」更该关注的是大陆的「军改进程」。

政治观察家通常会从中共中央政治局不定期举行的集体学习判断其动向,就在朱日和阅兵的前几天,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2次集体学习,主题是「推进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重塑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这是习近平治理下中共最高层5年内的第3次以防卫和军队建设为主题的集体学习,与上一次军事主题的集体学习(2016年7月)仅时隔一年,频率之高,值得关注。

稍作梳理,一年前的集体学习主题是「军队领导指挥体制改革」,今年这一次是「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差别在哪里?前者指向上层的指挥级别,后者指向军队结构编成,大陆军改进程上下分明,清楚迅速,不过成效如何,阅兵和军演还只是观其皮毛,深层进展还需追踪。

再进一步,军改涉及大陆经济社会更广的意涵。由习近平亲自出任主任、颇受关注的大陆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在一个月之前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军事改革对军方、民方的系列整合获得具体目标,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采购、人才培养、军队保障社会化、国防动员等领域的「军民融合」;包括海洋、太空、网路空间、生物、新能源等领域军民共用性等。习近平在会上要求把军民融合理念贯穿于「筹划设计、组织实施、成果使用全过程」之中。北京高层把军改视为一场「变革」,其力度、深度、广度将是中共建政以来史无前例的。

最后还要看懂的是,阅兵过程所展现的军改成果,从朱日和实战阅兵可看见大陆军队士气和战力的变化,有三大讯息值得关注。其一,军队首次称习为「领袖和统帅」,宣示中共对军队的权力。

其二,装备显示军力,除了歼-10C、歼-16、歼-20战机、99A坦克引起外界瞩目之外,战略打击群集合红旗-9B防空飞弹、红旗-22防空飞弹、海红旗-9B舰空飞弹、东风-16改弹道飞弹、东风-31AG战略核飞弹等,都是第一次亮相。

其三,在陆、海、空三军加第二炮兵的原有格局上,大陆在最近两年整合新生了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同时军队的结构编成、管理体系、作战体系均已发生剧变,朱日和阅兵以9个「作战群」的方式分列,显示「实战力」是大陆军改和军事现代化的终极目标,也是北京最寄望看到成效的部分。

朱日和沙场演习动员规模庞大,国安单位事前却毫无所悉,显然军情单位电子监听与人造卫星监视系统全然失灵,事后聚焦一个微不足道、电视镜头扫到类似总统府建筑的话题,误导总统府做出反应,国安系统失灵,恐怕才是当前真正的国安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