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让科学家面对群众
旺报社评
科技已成为21世纪国家竞争力核心,科学必须与应用和市场结合,方能有助于国家竞争力的提升。近年大陆投入大量资源发展半导体产业,却未能得到相应的成果,让大陆深刻体会科普与市场应用的重要。大陆于十八大后,开始强化科普工作,科普财政投入年增长平均8.16%;2020年科技馆和科技类博物馆共1525个,较2012年增加50%以上,视频网站科普类影片流量更是迅速增长,大陆决心让科学走入凡间,科普黄金时代正迎面而来。
台湾民间活跃起步早
大陆官方近日发布《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文件,决进一步鼓励建设具有地域、产业、学科等特色的科普基地,并提出两岸「加强科普交流合作」政策方向。多年来,两岸在科普领域已积累良好的合作基础,科普交流相当密切,未来若能持续推进,势必大有可为。
两岸科普工作各有优势,台湾高等教育发展较早,积累了许多科技人才,在科普领域起步早,经验丰富。譬如1980年代建成的台中科博馆,在研究、收藏、展示、推广、经营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沿,成为大陆博物馆界考察观察的对象。此外,台湾参与科普工作的民间力量相当活跃,相关社会机构与公益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利于科普工作走进民众生活。
大陆近些年在科普展示、科普创作、科普读物出版、场馆建设等方面发展迅速,政府部门整合能力较强,且拥有前瞻性的规画目标。《「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画》提出,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建立多元化科普投入机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陆从政府到民间,对科普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原创科普作品持续涌现,已诞生两位摘得「雨果奖」的科幻作家。
先进国家的科普工作都已进行数位化转型,两岸亦因应共同探索科普创新之路。两岸科普界已建立多种互动合作机制,为两岸科技交流贡献良多。创办于2008年的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双向互动交流机制,成为两岸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的科普交流盛会。再如以吴大猷科学普及著作奖为代表的科普评选活动,曾获原创类银签奖的《草木缘情》,作者潘富俊来自台湾,出版社则是大陆的商务印书馆,显示出两岸科普力量的融合效益。
数位科普两岸多交流
两岸科普界均面临媒介数位化转型的新挑战,据大陆官方统计,通过微博、网站、微信平台传播的科学资讯已占80%以上。网路是科普数位化的「双刃剑」,伪科学、假科普层出不穷,令真假科学难辨。因此,两岸科技工作者应创新传播手段,鼓励民众参与科普互动,形成良性局面。台湾有一档电视节目「流言追追追」,透过选定一些议题,邀请科学家解释该议题,与民众双向、多元互动,应有助于民众的资讯辨别能力,值得大陆借镜。
鼓励、引导社会资源参与科普,推动科普产业发展,应可为科技创新奠定基础。大陆科普投入仍相对较低,相关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尤其是民间与社会力量参与度低,还需要更多政策措施鼓励民间力量投入科普工作,同时还要探索科普传播新形式,发展科普讲解、科学演示、科学脱口秀等新传播形式,以增强传播效果。
在欧美国家,科学家面向公众的科普活动,源远流长且已形成机制,包括发行出版物、开放研究场所等。英国学会组织的「圣诞夜少年科普讲座」,德国的「科学长夜」等,都是科学家走出「象牙塔」推广科普的案例。大陆既要学习借鉴西方的科普探索经验,更要结合自身的社情民意,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未来,两岸应鼓励科普场馆间互展互动,加强优秀科普作品、产品、展品等交流推广,共同打造科普传播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