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重新认识九二共识的价值

旺报社评

九二共识30周年台湾水过无痕,但大陆高调举办了多场纪念活动,二十大前夕政协主席汪洋出席了相关座谈会,二十大后又举办多场专题研讨会。两岸政治互信一去不复返,九二共识沦为各说各话,但只要大陆坚持一天,台湾就一天必须面对、处理,除非对决出结果,否则压力永远在。

中华民国台湾 只是一个政府

国民党主张「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中共虽不接受,但马政府时代,愿意为两岸和平发展大局而宽容,民进党执政后拒绝接受九二共识,中共就不再宽容,2019年习近平端出「一中求统的九二共识」,民进党将其与一国两制画上等号,让国民党进退失据。2022选举期间,九二共识几乎全隐,即使蓝营县市首长,也没有人提出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与大陆交流的政见,红蓝绿三方对九二共识涵义的认知距离更远。

当此之际,就格外需要回溯与确认,两岸在1990年代初期达成的政治默契,初衷究竟是什么?当时尽管高比例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但李登辉政府无意启动两岸政治谈判,更不希望实现统一,国统会、国统纲领的诞生只是为应付党内统派的压力,1992年海基会的表述提及统一,但主要目标是争取「互相承认治权」。

但站在北京的角度,意义就不止于此。固然,两岸因开放民间交流而衍生诸多紧急人道事件,需公权力协商、联系、处理,这肯定是当年北京急于与我方协商的理由之一。不过,促统促谈向来是中共对台政策的重点,不排除早在九二共识达成之前,北京的政治目标就是「立下规矩」,确定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至少要阻挡我方两个中国或承认中华民国的意图。

套用当下对岸重新拾起的「斗争」话语,1992年两岸就政治定位问题达成的求同存异谅解,其实就是一个「斗争」与「合作」的过程。当年两岸均有意建立制度化协商、解决事务性问题,这是「合作」的一面,双方在一中政治问题上互不相让,以至于最后不得不以各自表述收场,则是「斗争」的一面。回到今天的两岸关系,当我们重新面对历经30年的九二共识,必须要思考,两岸现在为何而「斗争」?又要如何「合作」?这才是汲取九二共识历史经验、开创台海和平稳定新局的前提。

台湾不是国家 国际社会共识

首先看「斗争」。蔡英文政府2016上任之初,曾经尝试以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为两岸定位解套,大陆外交部长王毅也以「他们自己的宪法说,大陆与台湾是一个国家」为两岸关系定位,这是红绿之间政治立场最接近时刻,可惜最终未能形成「新默契」。

演变到今天,蔡政府提出「中华民国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两大论述,北京则透过军事、外交硬实力压制台湾战略与国际空间。拜习会上,美方重申不支持台独、不支持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正是陆方「画设红线」的「斗争成果」。

再来看「合作」。蔡政府任内6年,尽管海协—海基两会、国台办—陆委会协商联系机制完全中断,但两岸在马政府8年内签署的既有协议机制下,双方公部门的低阶互动窗口并未关闭,2009年两岸基于九二共识所签订的ECFA,至今仍维持运作。不过,双方交流仅限于民间、经贸层面,两岸官方对话交流所面临的政治阻碍愈来愈大,大陆对两岸「政治分歧不能一代代传下去」的态度,也与台湾主流民意期望「维持现状」的立场,产生扞格,两岸政治关系将继续恶化下去。

无论民进党喜不喜欢,从台湾的角度: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不是,中华民国台湾是政府,不是国家。从美国角度,不承认中华民国代表中国,但支持中华民国政府在台湾的存在,这是美国长期以来一个中国政策的精髓,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美方支持台湾民主,但不会违背一中政策,立陶宛「挺台」,但新设驻台代表处并无领事功能。民进党应恍然大悟:九二共识其实是不错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