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自制潜舰协同美日作战?不切实际

旺报社评

首艘自制潜舰「海鲲号」亮相,预定2025年服役。「潜舰国造」专案召集人黄曙光表示,自制潜艇不仅可以保护周边海域航线的安全,也能协同美日等国共同作战,巩固「第一岛链」。民进党政府企图与美日联手作战,提出种种规画,包括自制潜舰在内,都是在将「台湾乌克兰化」,但美国增援乌克兰军费预算,遭国会百般阻挠,众院议长麦卡锡遭罢黜,罪状之一是未阻挡对乌克兰军事援助,一旦共和党取得政权,可能立即停止所有援助,看在台湾眼中,还想依赖美军自保吗?

美国未必出兵保台

台湾海军现役4艘潜舰,两艘美制「茄比级」潜舰生产于二战时期,过于老旧,仅能执行训练任务,另外两艘购自荷兰的「剑龙级」潜舰,已服役超过30年,即使多一艘自制新潜舰,也不过5艘。去年8月解放军对台实施「绕岛军演」,在台湾周边海域共画设6块操演区,一旦台海发生战事,解放军应会从海上包围并封锁台湾。

依照国军的战略规画,潜舰需扼守南边的巴士海峡及北边的宫古海峡,守住这两个遏制点,解放军舰队才不敢进来。日本有22艘潜艇,在协同防守宫古海峡应该有相当的吓阻力量,美国若协调水下分工的工作,足以共同阻挠解放军东出太平洋。

台湾自力发展潜艇是在军购无着之下所不得不为,既然美国连稍具攻击性的潜舰都不敢卖给台湾,即使自制潜舰能够成军,美国能否与台湾潜舰部队建立资讯连结系统并进行联合训练,并不确定,一旦战争爆发,美日潜舰是否与台湾潜舰联手封锁宫古、巴士两海峡,不仅要看大陆当前的军力现状,更要审视美国战略布局为何?

当前美国将战略重点不断向「大国竞争」转移,美军在进行各种战略规画时,首先会考虑到未来与大国对抗时,如何寻求战略平衡。即使要动用到武力,对大国进行战略威慑,已经成为美军诸多战略规画的首要考虑。而美国近年来所提出的「全政府战略」和 「太平洋威慑计划」,就是针对大国对抗,将资源集中在关键的军事能力缺口上,以增强美国战略威慑的可信度。

为此,美军印太司令部提出「四大支柱」计划,包括建立一体化联合部队,具备支配海洋、空中、陆地、太空和网路空间领域的能力,增强联合部队杀伤力,同时改进区域兵力结构及部署,强调能够在不集结兵力情况下形成规模优势的作战能力等。美军作战计划都是着重在「大国竞争」,为了实现大国竞争目标,美军还一直在积极探索新的作战理念,包括提出「抵抗作战」、「远征前进基地作战」等诸多新概念,「抵抗作战」的概念是一个基础框架,使用包括特种部队、心理战和民事事务等在内的各种手段,进行有效的军事抵抗能力。

对话比对抗更重要

在这种作战概念下,台湾若想与美军联合作战,需要增强陆海空天磁等多维空间的作战能力,绝非增加几艘潜舰就能够与美军合作进行大国竞争,甚至想插手美军的作战事务。尤其是过去美国出售给台湾的武器都是以防卫性为主的战力,台湾即使有心与美军一起进行联合作战,在武器装备上恐怕也配合不了美军的作战规模。

美国陷入政党恶斗困境,右翼共和党人强烈反对军援乌克兰,尽管白宫国家安全发言人柯比重申,美国将强力支援乌克兰防卫,并保证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弹药和武器系统,以及努力加强乌克兰防空能力。但右翼共和党人认为帮助乌克兰打击俄罗斯,不是美国国家安全的战略利益,民意支持度已超越拜登的川普就曾宣告,他当选总统后,俄乌战争就会立即结束,意味他将停止对乌军援,逼迫乌克兰上谈判桌。

美国有自己的国家战略利益,出兵保卫台湾是否符合美国战略利益,可能不同的人、不同的团体有不同的想法。就国际现实与国家实力而言,以潜舰部队加入美国西太平洋防卫战略,恐怕不切实际,美中积极恢复对话之际,与大陆对话比对抗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