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上看不見加拿大新聞:不願分潤的Meta、Google「移除加國媒體」

为报复加拿大政府通过《线上新闻法案》,Meta已经移除Facebook平台上的新闻连结,Google也预计12月法案实施时将跟进。示意图,图为Google加拿大总部开幕活动,参与者查看设备。 图/路透社

编按:如今许多人接收新闻的管道,是透过Google、Facebook等大型社群平台、搜寻引擎来阅读,结果是广告收入流向社群平台,实际产制新闻的媒体机构却营收下降,多国对此相继推出法案,期望协助新闻媒体与平台业者议价、让平台支付从新闻阅读而来的广告收入给媒体,澳洲首开先例,加拿大也在今年6月通过《线上新闻法案》、预计12月实施,但Facebook母公司Meta却已去除平台上的加拿大新闻连结,来作为抵抗和报复。

▌接续上篇:〈媒体生存战:加拿大政府抗击网路巨头,通过《线上新闻法案》〉

文:蔡蕙如、林玉鹏

透过澳洲《新闻议价法》(NMBC)的经验启示,加拿大6月立法的《线上新闻法案》(Bill C-18)将保留集体谈判条款,将让传统报业受到较多的鼓励与保障,并且要求比澳洲《新闻议价法》更透明、公平、集体的协商机制。

该法反对过去Meta和Google与个别出版商进行的保密协议模式,并要求加拿大广播和电信委员会(CRTC)、政府和包括Meta、Google在内的巨型网路平台业者制定一个一致且公开的资助公式。

在过去,平台与个别媒体签订的特别协议与「伙伴关系」,协议的金额并不公开,导致不同规模、不同背景的媒体,其与平台之间的协商议价状况出现「贫富差距」(a situation of haves and have-nots),最明显的差距显示在少数族裔媒体的状况,少数族裔新闻媒体委员会(NEPMCC)在支持《线上新闻法案》的过程中,也指出在先前两大平台与媒体的合作关系计划中,并无少数族裔媒体能够与平台达成协议、加入计划,因此一个透明、公平的法案以保障小众媒体的发展是法案的重要任务之一。

《线上新闻法案》的设计,将可为新闻业者提供与Meta、Google等公司之间的谈判桌,由此,不只是本身就有议价能力的大型新闻机构之外,小型媒体也能够获得网路平台业者的正视与谈判,从而带来透明、公正的协议。

《线上新闻法案》受到许多加拿大新闻行业工会的欢迎,但反对法案的人认为,此举有阻碍科技新创公司发展的危险,并且违反了自由竞争原则。法案的支持者则是认为,目前大型网路平台垄断广告市场的状况已不是自由竞争的状态,而《线上新闻法案》的出现将有机会纠正目前失衡的市场,并为新闻业急需的创新转型,开拓出一些存续的空间,可望成为加国新闻业的重要后盾。

目前从加拿大IP登入Facebook,会看到加拿大媒体的粉专被清空。 图/截图自Facebook

▌立法过程的攻防要点

2022年当法案于国会审议时,在听证会上曾有几个重要的讨论,包括认定受到保障的媒体「资格」与族群多元平等。在媒体资格认定上,针对可以参与谈判的新闻媒体有员工数量的门槛:新闻编辑室需要至少2名或以上正式雇用的全职记者(非特约记者),才有资格。一些新媒体和部分地方媒体指出,以此标准,有许多新创的小型媒体和地区型媒体可能会被排除。

而在多元平等方面的争点,则来自《原住民电视网》的呼吁,希望法案可以纳入有关对于原住民族新闻的支持,特别是原住民族新闻媒体的特殊性,以及原住民族媒体续存与原住民权利、自治等议题息息相关,若法案未纳入对于原住民族媒体的保障,则法案可能无意间造成了新的族群不平等现象。

在新闻业者态度方面,加拿大报纸和《CBC》、《CTV》等大型媒体希望转载它们内容的社媒平台公司付出报酬;根据政府的统计数据,它们原有的广告收入有80%流向谷歌和脸书。

政府当局的立法态度也相当坚定,10月初,甫于7月底上任的新任加拿大文化遗产部长圣翁格(Pascale St-Onge)在接受《蒙特娄公报》(Montreal Gazette)的访问时,坚信《线上新闻法》对新闻产业有长远的影响,同时能稳定新闻产业的发展,例如地方、独立、弱势族群媒体都能在和科技巨头的谈判上有一席之地;而所获得的资金也可以直接回到新闻机构和记者身上。

巨型平台业者则极为排斥, Google就于10月初向加拿大政府提交了一份长达11页的报告,指称《线上新闻法》具有根本性缺陷,并不可行。Google强调「不应该对提供新闻内容」进行补偿,这是Google在各国研议订立类似法案时的一贯立场;Google另针对法案内容提出平台责任的上限、认定为可要求分润的新闻媒体的标准等疑义,并指出若未能解决这些问题,等到法案于2023年12月生效时,Google预计将从整个平台上移除加拿大的新闻网站连结。

目前从加拿大IP登入Facebook,将无法分享或转贴加拿大媒体的新闻连结。 图/截图自Facebook

▌对未来新闻媒体产业与平台治理的启示

即使法案早已在6月立法通过,至今将近半年,Meta和Google两大巨型平台公司仍消极抵抗,Meta已于6月底法案公布时,去除Facebook上的加拿大新闻内容连结(目前从加拿大IP登入,会看到加拿大媒体的粉专被清空,新闻连结也无法被分享或转贴),Google打算在12月跟进措施。

令人意外的是,这次加拿大推动《线上新闻法案》,并未像之前澳洲推动《新闻议价法》时受到广泛瞩目。这是否因加拿大与澳洲的新闻产业市场体质不同所导致的差异?目前没有明确答案,但其中一个有些「阴谋论」的推论是,澳洲的多家新闻媒体都为媒体大亨梅铎(Rupert Murdoch)家族所有,而梅铎家族的势力遍布全球,在英国、美国也都掌握大型媒体机构,因此能有效、快速将此事扩散,将其定锚为全球关注的议题;而在澳洲《新闻议价法》通过与实施之后,梅铎的新闻集团也的确受益最高。

各国近年来对于巨型社群平台吃掉新闻广告收益的情况,从西班牙、澳洲到目前的加拿大,都尝试祭出治理措施,而平台的回应往往是在订立相关法案的各国直接下架当地新闻做为「惩罚」,导致该国新闻业者和治理机构都必须做好面对冲击的准备,因此在相关治理上,或可直接思考以纳税的方式取代像《线上新闻法案》、《新闻议价法》这类的法案,不失为一个减缓冲击的选项。

而回到订立法案的核心初衷,为的是长期支持新闻业转型、创新与存续,例如在本文加拿大的例子中,政府在立法前早已实施相关新闻补助措施,试图投注大量资源辅助地方、地区新闻创新与生存。此外,若以立法作为对抗平台的主要工具之一,那么为了应对平台屏蔽本地新闻的报复,政府当局是否可能另行准备新的平台,让新闻业和使用者可以转移?台湾学界、政界也在研议相关的议价法案措施,在未来可能如其他各国一样遭遇到的平台反击下,如何做好准备,是当前的重要课题,甚至,这是否能够是一个,能够顺势让台湾新闻业重生的契机?端看主事者、以及各方牵涉其中业者的应对与智慧。

2022年当《线上新闻法案》于加拿大国会审议时,经历了一番攻防,而政府当局展现坚定的立法态度。示意图,加拿大总理杜鲁道在国会发表谈话。 图/路透社

责任编辑/赖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