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大国重器,点亮未来

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今天(11月17日)在广东珠海闭幕,全面展示了当今全球航空航天业的先进发展水平。在本届航展上,嫦娥六号着陆上升组合体等比例模型、即将首发的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我国首款航天飞机“昊龙”等“大国重器”惊艳亮相,彰显着足以点亮未来的科技实力。

嫦娥探月 成果斐然

11月12日下午1点多,中国航展开幕首日,在中国珠海航展中心,国家航天局“技术之光”展区前人头攒动。大家纷纷围绕在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集带回的人类首份珍贵月壤样品之前,想一睹它的真容。嫦娥六号任务的返回舱、降落伞、移动相机、月面国旗等珍贵实物也同步展出,使观众们大饱眼福。

国家航天局展台前人头攒动/记者拍摄

人类首份月背月壤样品/记者拍摄

嫦娥六号返回舱、降落伞实物/记者拍摄

“我们首次面向国内公众展示了嫦娥六号的研究成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在现场展示了75毫克的嫦娥六号月壤样品,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助理黄勇说。

嫦娥六号着陆上升组合体等比例模型/记者拍摄

将珍贵的月壤样品带回地球的,就是嫦娥六号探测器,它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部分组成。本届航展上,嫦娥六号着陆上升组合体的1:1模型也进行了首次公开展示,成为热点展品之一。

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 月背“合影”/国家航天局提供

嫦娥六号表取采样/国家航天局提供

五星红旗在月背展开/国家航天局提供

今年5月3日到6月25日,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还首次在月球背面独立动态展示了鲜艳的五星红旗。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俊说,嫦娥六号着陆器实现月背软着陆,上升器主要作用是将月壤样品从月面上起飞带到环月轨道上去。在这个模型可以看到,伸出来的白杆就是表取采样机械臂,它在月面上画了一个像‘中’的中文字,挖到的月壤放到了它上面的初级封装装置里,最后再放到安装在上升器上的密封封装装置里。这边是一个密封封装装置的实验件。

嫦娥六号任务在月背采样,无法和地球直接通信,所以在月面工作过程需要依靠鹊桥二号中继星的通信支持。2024年3月20日,鹊桥二号成功发射,为嫦娥六号任务“保驾护航”。

航展现场的鹊桥二号中继星模型/记者拍摄

这次航展上,鹊桥二号模型也首次亮相。“这次展出的是鹊桥二号中继星的1:3模型,它作为探月四期任务实施的关键和总开关,进入了24小时的环月大椭圆冻结轨道,支持嫦娥六号完成了人类首次的月背采样任务。之后,还将择机进入到12小时的环月大椭圆的冻结轨道,为后续嫦娥七号在月球南极的探测提供中继服务的支持。此后鹊桥二号在可见弧段还将支持已经在轨的嫦娥四号任务和后续的嫦娥八号任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陈罗婧介绍。

大国重器 引领创新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箭“家族”/记者拍摄

在各大企业和公司带来的航展火箭“大家族”中,即将首飞的新型火箭——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模型无疑是“明星”展品之一。这是我国首型3.8米直径单芯级液体运载火箭,采用两级构型,可实现箭体直径与发动机数量的最佳适配。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计划近期在海南文昌的我国首个商业发射场完成首飞任务。

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模型/记者拍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范鑫说:“以前我们看到的火箭主要是3米或3.5米的箭径,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是中国首枚4米级箭径的火箭,它选用了3.8米的火箭直径,具有比较好的经济性,部署4台发动机让它能够达到500吨的起飞推力,当发射700公里的轨道时可以提供6吨的载荷能力。这一款火箭既可以铁路运输到戈壁滩或深山,也可以船运到海边,所以我们形容它是‘无惧山海皆可达’。”

航展现场的“昊龙”航天飞机模型/记者拍摄

在本次航展中,我国首款货运航天飞机“昊龙”模型也引发了广泛关注。“昊龙”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设计,定位是为我国空间站提供低成本、可持续、方便快捷的运输能力。“昊龙”通过多次“天地往返”重复使用将大幅度地降低使用成本,实现低成本、高频次发射。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室主任唐万元说,“昊龙”的可重复使用是通过水平着陆回到地面,维护和维修之后就可以重复使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把空间站上面的很多的物资给带到地面。目前,我国大吨位的物资从太空带回地面的能力其实还是空白。“昊龙”对以后空间的一些应用、技术、维护维修的产品的下行运输,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昊龙”太空运输、空中飞机、降落地面模拟动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提供

目前,“昊龙”的研制工作已全面启动,飞行器研制周期包括方案设计、工程研制、货物运输执行等阶段。今年11月11日,“昊龙”成功中标中国空间站低成本货物运输系统总体方案。“昊龙”属于带翼飞行器,规模小、灵活性强,长10米、宽8米,总重量不超过现役货运飞船“天舟”的一半。它独创的整体折叠机翼技术有助于减小翼展,在发射时能装进运载火箭的整流罩里。

机头和机腹下方敷设的黑色隔热瓦可将外部的热量隔离在外,维持结构安全。唐万元介绍,“昊龙”表面深灰色和白色的是热防护系统,在返回过程当中,降低外部热流对飞行器的影响,既耐住外边的高温高热流环境,还可以保持原样、不被烧毁。落地之后,等温度降下去,它基本上还是原样的,又可以再飞,采用的是这样的一个技术途径。

中国航天 行稳致远

除了这些“大国重器”外,今年中国航展的展品全维度涵盖“陆、海、空、天、电、网”,全方位展示我国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的创新成果。展品类型从低空经济到民用航空,从商业航天到军工装备,都实现了大幅度的迭代和升级。

嫦娥六号着陆器降落相机拍摄的影像图/国家航天局提供

在航空航天领域方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专家、《航空知识》主编王亚男提出,中国的航天可能是在战略部署上最有“定力”的,这个战略规划从航展上能看出来。比如,现在中国的关注重点,近距离的就是轨道资源的利用开发,例如空间站完成大量的科研;中距离的就是月球科考的重大战略规划,包括对月球无人探测器的深度探查和2030年的载人登月,以及在远期在月球上建立长期有人值守的月面科考站;距离上更远就是深空探索,比如,对于小行星的探索和地外天体的探索。

我国新一代登月航天服/中国载人航天办提供

今年10月中旬,我国首个国家空间科学规划——《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发布,将2050年前的空间科学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提出了我国有望取得突破的“极端宇宙”“日地全景”“宜居行星”等5大科学主题,以及空间引力波探测、探索太阳系天体和地球循环系统等17个优先发展方向。

未来,我国将发射嫦娥七号、嫦娥八号,正在论证国际月球科研站,持续开展科学探测研究、资源开发利用和前沿技术验证。在行星探测方面,将实施天问二号、天问三号和天问四号任务,对近地小行星、火星开展探测和采样,并对木星及其卫星的演化历史进行研究。

地月“同框”/网络图片

对此,王亚男认为,我国航天正走在一条“行稳致远”的道路上。“以发力的侧重和战略规划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是非常扎实稳健的,谋求的是在规划的框架下,一定要完成某些既定的任务,一步一步地走出可喜的成绩。”

回望过去,中国航展已经走过了28年的历程,见证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步伐。相信在未来,更多的“大国重器”将在中国航展轮番亮相,它们将有如一盏盏明灯,点亮我国的航空航天强国建设之路。

记者 孙媛 编辑 孙媛 主编 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