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创新 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在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新闻舆论工作需要,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回信,为我们办好思政课、善用“大思政课”,落实“三全育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传媒大学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思政课教学质量,创新性提出思政课质量提升“三项举措”,发挥学科专业特色优势,结合学生特点特长,依托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性构建作品思政、活动思政、实践思政等特色思政育人新模式。同时,强化典礼育人作用,探索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不断提升思政引领力,有效拓展了全面育人新格局。

一、创新实施“三项举措”,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

中国传媒大学提出并实施思政课分类教学、实施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开办思政课试验班“三项举措”。全面开展分类教学。全面落实以学院为单位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学。2023年秋季学期,首批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3门课程试点分类教学。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分类教学全面铺开,覆盖所有学院、学科及思政课教师。深入实施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计划。聚焦以人格建设为根本、以阅历锻炼为基础、以学养提升为根基、以表达能力提升为重点、以责任感强化为保障,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师能力水平、综合素养。开办思政课试验班。引导教师将新技术新载体新平台新教法应用于思政课创新发展,在班型设置、团队配备、结课考核等方面给予教师更大自主权,着力打造有特色高水平思政课“特区”。2023年秋季学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设了10余个思政课教学试验班,进行积极有效探索。同时,建立以课堂效果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引导鼓励思政课教师增强担当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发挥特色思政育人作用,深化实践育人成效

在建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同时,学校充分发挥传媒学科专业特色优势,通过作品创作、活动参与、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形成特色思政育人新模式。大力推动“作品思政”。学校以课程为依托,以作品为导向,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创作出一批有内涵、有思想、有温度的优秀学生作品。积极开展“活动思政”。学校深入挖掘活动中的思政元素,拓展思政教育新渠道。如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党和国家重大庆典活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活动中,600余名师生出色完成广场献词、广场合唱、文艺演出等任务。深入拓展“实践思政”。学校充分发挥传媒类学科专业的实践特色,组织师生积极开展专业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长见识、开眼界、增技能、植情怀。

三、强化典礼育人,打造特色“大思政课”

充分发挥学校优势特色,将育人功能贯穿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大型活动的设计筹备、现场执行、宣传报道等各环节全方面,打造思政教育的品牌项目、星级工程,有效发挥校园典礼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2018年以来,学校党委将每年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定义为入学思政教育第一课和毕业思政教育最后一课。书记、校长亲自设计典礼环节,指导宣传教育。开学典礼设置尊师致敬环节,全体师生起立向离退休老教授献花致敬,传承发扬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设置校徽授予环节,勉励新生将“中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每年有超过20个校外平台同时直播典礼,多次形成引人注目的现象级传播,有力拓展了典礼育人的影响面,增强了育人实效。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18日 第03版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