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提培育“大胆资本”,支持国资基金大胆试错
响应国办“创投十七条”,深圳近期首提“大胆资本”。
10月24日下午,深圳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深圳市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公开征求意见稿)》。(下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共七章、二十一条。根据《行动方案》拟定的目标,到2026年,深圳市力争形成万亿级政府投资基金群、千亿级“20+8”产业基金群,百亿级天使母基金和种子基金群;全面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力争经备案的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基金超过1万家;全面优化创业投资市场环境,同时引领发展“大胆资本”。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大胆资本”概念。
首提“大胆资本”
此次《行动方案》中首次提出“大胆资本”的概念,并在文件中对总体要求、实施路径、完善容错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总体要求上,《行动方案》指出,以培育引导耐心资本、大胆资本服务深圳市“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为主线,以制度创新和市场实践全面引领创业投资深化改革、创新开放,全力创建国内创业投资市场化改革的引领区、跨境投资业务的先行区,创新创业创投生态集聚区和产融深度融合的示范区。
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到2026年,进一步强化深圳市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创业投资优势,基本建成市场经济水平高、开放创新能力强,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资本市场,成为联通港澳的创新资本集聚地和耐心资本、大胆资本发展高地。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力争形成万亿级政府投资基金群、千亿级“20+8”产业基金群,百亿级天使母基金和种子基金群;全面激发社会资本活力,力争经备案的股权投资及创业投资基金超过1万家。
在实施路径上,《意见》提出,以大胆资本引领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加快壮大深圳市“20+8”产业集群基金体系,加快基金投资进度,提升深圳市政府引导基金的使用效能,支持国资基金大胆试错,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
对于支持国资基金大胆试错,《意见》提出,分类研究降低子基金返投认定和要求,对于种子和天使等初早期基金,探索取消返投时序进度、资金规模等要求;整体构建投资容错和尽职免责机制,实行差异化考核监督制度,区分基金属性,提升投资积极性。
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行动方案》中的“大胆资本”更多强调的是完善国资在创业投资领域的容错机制。此前,国资在保值增值的硬性考核要求下,更倾向收益稳定的大白马基金和晚期投资,较少将资金倾斜向高风险的创新投资和早期投资领域。
不过近期市场风向有所转变。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深圳首提“大胆资本”概念前,有关部门就已“定调”。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创投17条”)重点提及了国有资本的容错和免责机制,如优化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改革完善基金考核、容错免责机制,健全绩效评价制度等。今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刊发署名文章提到,探索建立更加包容审慎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国资监管体系,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支持国有企业大胆试错,着力当好发展实体经济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
中央定调后,全国各地的国资容错机制正在加速建立,例如,今年10月,《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开始实施,明确提出,国有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考核中,“不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事实上,深圳在“大胆资本”领域已有相关探索。
其一,深圳充分发挥市政府性投资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据深圳市财政局数据,截至2023年末,深圳市引导基金参投的子基金总规模已接近4700亿元,认缴出资超过1000亿元,实现了大约4.6倍的杠杆撬动效应,这些基金已投资项目近3400个。
其二,深圳在引领创投机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2018年,深圳市政府发起设立百亿级天使母基金,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天使投资类政府引导基金。截至2024年6月30日,天使母基金已设立子基金80余只,子基金总规模超220亿元,子基金投资项目合计超900个,其中估值超1亿美元的“潜在独角兽”项目16余个。
多渠道培育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
除了首提大胆资本外,《行动方案》指出将多渠道培育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
《行动方案》指出,深圳将支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深圳开展直接股权投资试点业务,推动区政府引导基金、国资基金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合作设立创投基金,充分发挥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在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企业重组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深圳被纳入试点后,已迅速推出9只AIC股权投资合作基金。9月24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做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扩大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的通知》,将金融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北京、天津、深圳、苏州等18个城市。深圳成为首批响应并迅速落地的城市。截至10月18日,深圳宣布已与四家AIC达成了9只基金的合作项目。
《行动方案》还提出,支持保险资金依法合规投资在深圳发起设立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推动保险公司、资产管理机构等在深圳设立千亿级基金群。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穿透后底层资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上市公司股权的,底层资产风险因子适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相关要求。
此外,《行动方案》也基于深圳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提出多个培育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的方向。
其一是,推动大中型银行机构与其集团旗下的香港创业投资机构联动,通过“深圳商行+香港投行”模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股权+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推动更多符合条件的优质创业投资管理机构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事实上,深圳此前已经投资机构赴港上市。天图投资(01973.HK)于2023年10月在港交所上市,成为港股市场首个上市VC(风险投资)公司。天图投资IPO基石投资者中就有深圳国资的身影。
其二是,深圳将支持香港私募股权基金(LPF)直接申请在前海设立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支持内地和香港创投资本在河套共同设立创投基金。此外,创投从业的香港居民依法依规享受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香港税负的部分免征政策,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依法依规享受按内地与香港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给予补贴政策。
有何示范意义?
近年来,在市场优质资产荒持续存在的前提下,VC/PE整体的账面回报率也在降低,对“耐心资本”的诉求也前所未有地加深。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23年VC/PE支持中企IPO同比增长19.0%,VC/PE支持的IPO中企融资总额同比下降36.6%。
“‘耐心资本’和新质生产力概念相辅相成,可以有效助力‘卡脖子’属性的创新型企业渡过发展阶段的‘死亡谷’。”国信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王开在研报中指出。
在他看来,当前风险投资规模相对有限,且主要聚焦于已经成熟的科技企业,对于初创和早期科技型企业的支持不足,科创型中小企业亟需“耐心资本”加以扶持。
招商证券研究所智库研究员林喜鹏在研报中分析,目前我国的耐心资本仍显不足,后续政策端可能会进一步支持国有资本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建立健全长期资本支持科创企业的制度性保障,营造国有资本领投、各类社会资金跟投的氛围。
记者注意到,除深圳外,此前多地在培育耐心资本、完善容错免责机制上均有相应探索。5月,安徽省出台《关于在国有资本投资科创企业审计中建立容错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实施意见围绕国有资本投资生命周期,明确了适用容错机制的3项基本条件;7月份,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发布管理办法,将尽职免责明确写在管理办法中,并列出四大免责情况。9月,重庆市印发《重庆市贯彻落实〈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将“发挥政府出资和国资创业投资基金引导带动作用”列为重点任务之一。
深圳是国内三大风投重镇之一。截至2023年末,深圳共有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1766家,存续私募股权创投基金7731只,存续规模高达1.5万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深圳首提“大胆资本”,并系统性列举总体要求、实施路径,或将形成良性示范效应,引导更多试点城市进一步培育引导耐心资本、大胆资本,完善容错免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