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格农业部又如何

(图/本报系资料照)

立法院16日三读通过《农业部组织法》,农委会升格为农业部。惟农业部换汤不换药,即使升格又能如何修正当前的农业弊端?

2016年民进党重新执政,至今年5月20日将迈入第8年执政,我国农业问题却是出现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状态。首先,从国内农业生产面观之,原有的非法农地工厂问题未解,光电板侵害农地也大幅扩大,造成优质农地不断消失,海上布置大量离岸风机,亦冲击生态与渔业发展;缺鸡、缺蛋、缺猪等产销失衡不断上演,其中鸡蛋自2019年起持续发生价格暴涨问题,遭监察院纠正后情况仍愈演愈烈,市价飙破每台斤百元,年底恐又再现缺蛋潮;我国粮食自给率不断下滑,依据2021年《粮食供需年报》,以热量计算的粮食自给率再度下降至31.27%,国人食米量也创史上最低,仅剩43公斤。

此外,对外出口也问题重重,中国大陆主力外销市场因检疫等瑕疵,导致凤梨、茶叶、柑橘类水果与石斑鱼等农渔产品出口大受影响;片面开放有安全疑虑的美国莱猪与日本核食进口,然口蹄疫拔针后的我国猪肉却仍无法进入美、日市场;4月大陆宣布对台湾启动贸易壁垒调查,我禁止大陆进口的2455项产品中,超过4成的1066项与农产品有关,上千项的农产品面临开放的压力。

面对积重难返的农业困境,期待农业主管机关的组织改造,带动农业的大变革。惟这样的期待恐将落空,盖根据新法农业部的8个三级机关,分别为农粮署、渔业署、动植物防疫检疫署、林业及自然保育署、农村发展及水土保持署、农田水利署、农业金融署及农业科技园区管理中心。几乎都与现行单位功能雷同,新增单位只有农村发展及水土保持署与农业科技园区管理中心;其中农村发展及水土保持署仅将现行农委会辅导处的农村发展业务并入水保局;而农业科技园区管理中心也只是屏东农业生物技术园区筹备处改制,合并或更名了无新意。

唯二较有亮点的改制,只有为因应气候变迁新成立的资源永续利用司,及强化动物保护而新设的动物保护司等2个司级单位。

由以上分析可知,即将进行的农业部组织改造,变动极为有限,资源永续与动保二个司级单位纵有创新之处,却对解决现在主要的农业问题毫无裨益。加上现任农委会主委陈吉仲可望接任首届部长,相关单位主管也可望留任。试问以相同的组织与人事运作,如何期待升格后能有不同作为?(作者为中华经济与金融协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