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之後:安倍的「日本修憲」為何更加困難?

自民党执政联盟失去了参院的三分之二优势后,修宪之路又该怎么走下去?图为安倍的支持者,在这次参院选选前的热情支持。 图/欧新社

日本的参议院大选在7月21日举行,各方在选前关注的焦点,是以自民党为首,主张修改日本宪法第九条非战条款的势力,是否能维持修宪所需的三分之二席次。

但值得玩味的是,自民党在选前把「胜利」的标准设定在「过半」,而非「三分之二」,并在确定席次过半时,就高呼「大胜」,主流媒体也多以「执政联盟大胜」下标。但实际上自民党少了9席,最后修宪势力则以4席之差,失去了修宪所需的三分之二。

即将挑战史上最长日本首相任期,且在选前手握众参两院三分之二席次的安倍政权,为什么始终无法真正启动修宪?而失去了参院的三分之二优势后,修宪之路又该怎么走下去?

▌延伸阅读:〈「和平之国」何去何从? 剖析安倍「自卫队入宪」〉

▌延伸阅读:〈「和平之国」何去何从? 剖析安倍「自卫队入宪」〉

即将挑战史上最长日本首相任期,且在选前手握众参两院三分之二席次的安倍政权,为什么始终无法真正启动修宪? 图/路透社

▌执政联盟内的杂音

目前自民党针对日本宪法第九条的修宪草案,是预计保留「永久放弃以武力解决国际纠纷」的第一项「放弃战争」条文,但将第二项「否认战力与交战权」,修改为「自卫军」,规定为了保护国家的「和平、独立与安全」,设有「自卫军」,并可从事与国际和平、安全、紧急时公共秩序与保护国民安全、自由之相关行动。

由于在战后政治情势中所诞生的自卫队,事实上已成为世界有数的军事力量,与宪法第九条间「否认战力」的矛盾一直存在。自卫队在近年开始参与维和部队,或是与美军一同行动时,也有逾越自卫范围的争议。如果自民党草案通过,则设置自卫军反而成为宪法义务,也可参加国际间的军事行动。自民党主张,武力的松绑与正当化,是让日本摆脱战后体制束缚,恢复为「正常国家」的必要过程。

回顾自民党的修宪之路,先是在2012年发表修宪草案,并在年底的众议院大选中夺回了政权,并取得三分之二席次。接着在2016年的参议院大选中,取得了修宪所需的参议院三分之二席次,并为了确保修宪所需时间,随后在2017年突袭解散众议院改选,成功让三分之二席次优势维持到2021年。并修改党章,让安倍得以三连任自民党主席至2021年。

自民党主张,武力的松绑与正当化,是让日本摆脱战后体制束缚,恢复为「正常国家」的必要过程。 图/美联社

针对宪法第九条的修改争议,也引发了反对方的抗议,要求不可改动宪九条、以维持和平、放弃战争的精神。 图/美联社

但在看似连战皆捷、万事俱备,让安倍宣称「配合奥运,2020年新宪上路」的大好情势当中,修宪草案至今仍未踏进国会大门。若回顾这两年的日本政局,从森友、加计等关说疑云、再到劳动统计造假风暴,接着再加上负责资安但不知道什么是USB、公开表示交通建设是揣摩上意等阁员失言下台,可说是弊案、丑闻缠身的两年。

除了负面消息之外,内政外交情势也让安倍分身乏术。下半年尚有天皇即位仪礼要举行,同时又是消费税调涨至10%,预料将会有一阵忙乱。而外交上,不仅仅是刚落幕的G20,安倍也一直奔走于日俄领土谈判,以及中东与美国的对立之间,但都未成功拿出足以拉擡声势的具体成果。而接下来还有G7高峰会,以及棘手的日韩贸易战。

自民党弊案丑闻缠身的两年:图中左一为「森友学园事件」的笼池泰典,中图为「不知道什么是USB、也没用过电脑」的资安大臣樱田义孝,右图为「忖度」揣摩上意的国土交通副大臣冢田一郎(同时在今年的参院选中落选。) 图/路透社、维基共享

每当有事件发生,执政联盟内部就会响起「缓议修宪」的声音,虽然党内目前安倍独大,而安倍也希望专心修宪,但为了要成功修宪,不落入「只拚修宪不问政事」的批评,还是得先稳住政权。而在国政上左支右绌的结果,就是修宪时机一延再延。

所有的执政者在执政后期,都会面临跛脚困境,安倍也不例外。即便是修党章三连任自民党党魁,并可望成为史上任期最长首相的安倍,在2021大限面前,是否还能维持住党内的向心力,已有不少变数。这次大选,自民党自己把胜选目标调降到过半,再高呼大胜,虽然是精明的公关策略,但也反映出自民党自己也知道,选情已开始走下坡。

而针对选后情势,党内出现了劝进安倍再次解散众议院改选以延长任期,并修改党章迈向党魁四连任,以争取更多修宪时间的呼声。安倍本人虽否定四连任的选项,但这样的提案看似力挺安倍,反过来说似乎也预期若安倍照原订计划做到2021为止,要成功修宪并不容易。

这次大选,自民党自己把胜选目标调降到过半,再高呼大胜,虽然是精明的公关策略,但也反映出自民党自己也知道,选情已开始走下坡。 图/欧新社

▌拉拢在野党的盘算

在目前安倍仍坚持2020通过新宪法的时间表下,还是得解决参议院席次不足的问题。在选后,安倍对修宪的说法是:「不论修不修宪,国民显然希望至少要开启讨论」、「会努力争取朝野共识,不会固执于自民党版」,摆出了较柔软的姿态。

一般认为,安倍瞄准的是在野党中的国民民主党(民主党)。在上一次参议院大选之后,民进党主流派认为强硬反对修宪,会带给民众不够务实的负面印象。因此面对安倍突袭解散众议院改选,当时的民进党党魁前原诚司决定放弃在由反安保学运促成、以反修宪为共同目标的在野联盟,改为与原自民党鹰派的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的新党「希望党」合作,希望向中间靠拢。

而坚持反修宪路线的民进党成员,则被迫出走,另组立宪民主党(立宪),打明「反对修宪」的招牌。最后的众议院大选结果,自民党于在野党分裂下渔翁得利,再度拿下三分之二席次,但立宪党在在野联盟整合下,从出走的少数派,一跃成为在野最大党,原本的民进党主流派,则在选后将党名改为国民民主党。

目前安倍仍坚持2020通过新宪法的时间表下,还是得解决参议院席次不足的问题,拉拢在野党就成为安倍的盘算。图为日本各政党代表,由左至右为:日本维新之会的松井一郎、国民民主党的玉木雄一郎、公明党的山口那津男、自民党的安倍晋三、立宪民主党的枝野幸男、日本共产党的志位和夫、社会民主党的吉川元。 图/美联社

在这次大选中,民主党虽然也重新加入在野联盟整合,但席次仍大幅衰退,明显屈居立宪之下。对此有不少民主党成员认为,是因为立宪在整合时不愿充分礼让民主党,才让民主党席次难看,因此相当不满。再加上民主党原本在修宪议题态度上,就是打着「务实」旗号的,这都是安倍能施力的空间。

但毕竟贸然向中间靠拢,而导致支持者失望的殷鉴不远。因此对于自民党邀请各党协商修宪的说法,民主党的回应是:不排除讨论,但应先建立好各党能平等、公开、充分讨论的程序再说。而为了争取民主党支持,安倍能接受在修宪审议程序上花多少时间,在草案内容上又能够妥协多少,目前还是未知数。

贸然向中间靠拢,而导致支持者失望的殷鉴不远。因此对于自民党邀请各党协商修宪的说法,民主党的回应是:不排除讨论,但应先建立好各党能平等、公开、充分讨论的程序再说。 图/路透社

▌「维持现状」下的修宪公投

修宪草案若能顺利通过众参两院,最后一关还须交付公投,而修宪公投在二择一的对决选项明确下,仍须支持民众愿意出门投票(日本公投门槛:无最低投票率限制,公投过半数即可通过;然迄今为止日本都尚未举办过全国性公投)。

但安倍政权在近年连战连胜的关键,并非因为修宪主张获得热烈支持,而是在选战中尽量模糊焦点,让在野党失去攻击着力点;选情冷,选民投票意愿就低,而自民党胜选又继续加深选民无力感。在低投票率、以及分裂的在野党未能完全整合下,自民党就能发挥组织票的优势胜选。

从不分区的政党票来看,这次选举自民党得票数为1,771万,较之上一届参议院选举的得票数2,011万,足足少了两百多万,但在这次48.8%的低投票率下,得票率仍维持在35%左右。而在野党部分,上一届民进党的政党票为1175万,这届立宪加民主合计则为1140万,票数大致维持平盘,得票率则从21%上升至22.8%。

选情冷,选民投票意愿就低,而自民党胜选又继续加深选民无力感。在低投票率、以及分裂的在野党未能完全整合下,自民党就能发挥组织票的优势胜选。 图/法新社

虽然安倍宣称胜选代表选民支持启动修宪,但根据《NHK》的选前民调,认为修宪是最重要议题的选民,仅有7%,而认为有必要修宪者仅有28%,少于认为无必要的32%。而《朝日新闻》的选后民调则显示,选择不投票的主因是「投了也不会改变」(43%)。在选民普遍缺乏投票与改变热情,偏向「维持现状」下,对执政党确实有利。但当要推动的是改变现状的修宪公投,在目前双方旗鼓相当之下,这股尚未表态,一般认为倾向维持现状的民意,则可能成为逆风。

不可讳言,即便丢掉参议院三分之二席次,自民党相对其他在野党仍有绝对优势。而手握解散众议院大权的安倍,除了用来延长任期外,也可以此作为与在野党交涉的筹码。

未来面对党内、议会与公投三道关卡,要如何在剩下的两年内一一过关?而即便手握多数席次,内政外交上又是否真能无风无浪,让安倍专心修宪,民意也乐意买单?回顾至今一路走来的修宪路,恐怕会比想像中要来得险阻许多。

安倍一路走来的修宪路,恐怕会比想像中要来得险阻:未来面对党内、议会与公投三道关卡,要如何在剩下的两年内一一过关? 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