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園區第三生技大樓以「生物有機性」概念設計興建 供共享創意平台
竹科生医园区第三生技大楼落成,并已取得使用执照,可供核准厂商入驻。记者李珣瑛/摄影
囊括三项建筑奖项肯定的竹科生医园区第三生技大楼,已完工并取得使用执照。潘冀联合建筑师张晓鸣表示,生医园区第三生技大楼整体设计以「生物有机性」为概念,将建筑比拟为生物体,融入整体环境并与景观绿带串连,提供共享创意平台,兼顾生技研究与产业生产。
有鉴于竹北生医园区,是一片被环山、农田、绿地环绕的土地,辽阔的地景、低矮的建筑群,形成优美的研究育成环境。
张晓鸣指出,生医园区第三生技大楼基地与台湾高铁新竹车站分别位于园区中轴绿地的两端,视野景色俱佳,楼高 11 层(66米)的生医育成研发大楼,有望成为园区内具地标性建筑,因此整体设计以生物有机性为概念,探讨当建筑比拟为生物体时能展现出何样启发思维,兼顾生技研究与产业塑造,呈现永续绿能、科技意象及人文理念,创造全新形态的生技大楼,展现生物医学科技发展的新页章,见证台湾生物医学科技的发展轨迹。
建筑配置企图将量体集中设置,以留出最大的开放空间及绿地,与中央绿带串连,让生医园区自然景观产生加乘效果;外观设计则考虑风场、日照、热能等因素,将量体错置堆叠并透过参数化分析模拟,将仿如细胞游走的生物概念,转译为律动的模矩化外墙开窗方式,呈现出全人意识的有机建筑。
建筑内部使用空间,以交流共享为主要概念。标准层采用三种不同大小的育成单元,有机且富弹性的配置方式,加上人与物分流的动线系统与高效的机电空调系统,提供多种排列组合,满足不同规模之承租者,亦可让每一育成单元,各自拥有独立完善自主的使用空间。此外,类似三合院的配置方式,围塑出多样型态之中央交流共享空间:包括1楼挑高5层之迎宾大厅、会议室及多功能使用场所;2楼置入空中花园,以多样化的植栽设计,与中央绿带相呼应,打造多层次绿化的休憩空间;6楼至11楼,每2层楼设置一处明亮的挑空空间,除提供舒适的环境,供各个育成单元举办研讨或展览等交流活动,并有助于彼此间良性相互合作及研发资源共享,望借此崭新的生医建筑,协助推动台湾生物医学产业发展。
竹科生医园区第三生技大楼鸟瞰图。记者李珣瑛/翻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