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看后市:A股跨年轮动慢涨继续
(原标题:十大券商看后市|政策分歧消除,A股跨年轮动慢涨继续)
A股继续调整。
截至12月18日收盘,上证综指跌0.29%,报3394.9点;科创50指数跌0.17%,报1361.11点;深证成指跌0.26%,报13854.12点;创业板指跌0.18%,报2780.73点。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重点任务后,市场将作何表现呢?
澎湃新闻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观点,大部分券商认为,随着中央经济会议明确了明年的宏观和政策组合,即经济复苏但不会过热、政策收紧但非系统性转向,国内政策节奏的分歧消除,加之经济复苏和流动性宽松支持,A股跨年慢涨仍将继续,跨年行情可期。
配置方面,顺周期依然是多家券商共同看好的方向。同时,市场快速轮动中,投资者可强化跨年后高景气品种的配置,如估值相对较低的家电蓝筹、市场风险偏好修复的军工板块、科技板块中前期调整较多但景气依然向上的消费电子及半导体。
中信证券:A股跨年的轮动慢涨仍将继续
展望后市,随着国内政策节奏的分歧消除,经济复苏和流动性宽松支持下,A股跨年的轮动慢涨仍将继续。
具体来看,首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消除了市场对政策节奏的分歧。预计明年国内政策整体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温和回归常态,不急转弯。其中财政政策保持积极,预计2021年赤字率约为3.2~3.3%;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明年重在稳杠杆而非去杠杆。供给侧的看点在科技和环保;需求侧的看点在生育政策,且更重结构管理,而非刺激。
其次,国内经济复苏持续,内外流动性宽松,预计将继续驱动跨年慢涨行情。国内经济持续复苏,数据符合预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依然宽松,对冲信用风险和年末季节性资金需求。美欧央行持续扩表,美国财政救助接续法案有望落地,海外政策宽松及美元贬值预期明确,外资依然是跨年A股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再次,年末机构博弈依然激烈,但跨年后将迅速缓和。年底收官前,预计排名靠前公募普遍重仓的医药、新能源、白酒等板块仍有相对收益,但跨年后的机构博弈将迅速缓和,迎来集中换仓期,届时市场风格将更重基本面驱动。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在快速轮动中配置跨年后品种。
其中,顺周期板块依然是行情主线,包括工业板块中的有色金属和基础化工,以及可选消费中的家电、汽车、白酒、家居、酒店、景区等。此外,综合跨年的景气趋势和业绩弹性,以下跨年后的品种建议加强配置,包括:同时受益于弱美元和全球补库存而涨价的铜、铝和锂;受益于国内地产竣工提速,美国地产销售周期性走强,且估值相对较低的家电蓝筹;受益于跨年的中期景气拐点兑现,以及市场风险偏好修复的军工板块;科技板块中前期调整较多,景气依然向上的消费电子及半导体。
展望后市,政策退出可能会对整体指数表现形成一定的抑制,2021年A股重点关注阶段性及结构性的机会。
其中,前期强调的“新老偏均衡”、“复苏交易仍是主导”,目前市场可能仍处于这一阶段,但也要注意目前市场预期较为一致,且政策渐变的大基调已经形成,投资者仓位普遍不低,市场可能会提前从趋势性机会过渡到结构性机会的阶段。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关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数字化转型及绿色发展四大结构性趋势,逢低吸纳相关优质龙头标的。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继续关注中上游高景气的领域;科技及产业自主领域,关注科技硬件的逢低吸纳机会。二是消费在2021年可能在低基数上继续复苏,仍是自下而上选股的重点方向,包括家电、汽车及零部件、家居、酒店、其他可选消费及食品饮料等。三是周期性行业中,关注后续景气程度可能继续改善、估值较低的原油产业链。四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种子及耕地领域,可能也会带来相关领域的阶段性机会。
中信建投:A股继续上行冲击3500点的内生动力不足
展望后市,基本面上,国内数据工业增加值延续回升但力度极弱,伴随此前披露不久的社融增速拐点,中国经济增长拐点或已实质到来。
技术面上,市场仍在3500点下方震荡,主板持续顶背离与中小盘持续底背离,下一步可期待市场风格变盘。
配置上,主板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度定调战略新兴行业与进口替代作为最重要国策,并再度重申各项政策平稳不走急转弯,预判明年货币紧缩预期将进一步平复,短期经济已处在相对高位,A股继续上行冲击3500点的内生动力不足,预计仍将维持横盘震荡格局建议中等仓位。
创业板方面,近期利好不断累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板块形成消息利好刺激,目前静待板块重新发力,建议维持高仓位持有,风格方面价值占优较难持续,建议重回创业板占优。
国盛证券:继续看好跨年行情
展望后市,本次中央经济会议明确了明年的宏观和政策组合:即经济复苏但不会过热、政策收紧但非系统性转向,并且政策的相机抉择更加灵活,基本符合在跨年行情中的预判,后续继续看好跨年行情。
配置方面,结合本次会议及此前“十四五”规划,建议投资者沿科技强国、产业升级、扩大内需三条确定性最强的主线积极布局:一是关注政策和风险偏好回升驱动的半导体、消费电子、云计算等科技行业;二是关注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机械等行业;三是布局医药、食品饮料、新零售等盈利确定性强的消费行业。
招商证券:明年年初指数或将突破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复苏的程度给与了认可,相应的对于财政货币政策的基调进行了调整,工作重心逐渐发生了变化。展望后市,经济复苏带来的顺周期板块仍有望有较好表现,或于年初拉动指数突破。
具体来看,经济发展目标不再设置具体增速数据;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且不急转弯,为接下来的政策力度埋下伏笔;财政支出从总量扩张转向支持“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调节收入分配”;货币政策回归中性,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产业政策方面,科技重要性在当前背景下不言而喻,显示政府工作重心的方向。
配置方面,在未来一个月左右,顺经济周期相关板块如金融周期可选消费仍有一定的机会,指数在这些行业带领下有望在年初迎来突破。同时,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科技创新成为2021年更加重要的工作,A股投资也可以考虑顺势向科技领域偏移。科技领域受到全球需求和供应链的影响,随着明年上半年全球经济逐步恢复,需求和供给也有望回到扩张。
安信证券:A股有望进入年初躁动行情
展望后市,12月以来市场的下跌反映出投资者对政策未来退出和收紧的过度担忧。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明确的政策信号:“不急转弯”,未来政策将逐步退出,投资者所担心的“政策悬崖”现象出现概率极低。
因此,在政策信号落地之后,预计在流动性预期边际改善,复苏预期深化的背景下A股有望进入年初躁动行情。
配置方面,短期配置仍建议以顺周期为主线,如金融、可选消费、涨价链、出口链等,逐步关注成长股机会。行业上可重点关注军工、白酒、汽车、白电、化工、有色、机械、保险、银行、券商等。
浙商证券:积极布局跨年行情
展望后市,从国内来看,外需推动景气向好格局延续,政策释放积极信号。11月经济数据整体向好,制造业中电气设备,装备制造,汽车和电子设备等高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出口端,受益于海外需求集中释放,下游消费品出口显著增长。国内政策方面,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积极信号,政策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会急转弯,同时科技创新,自主可控和扩大内需仍是未来经济主线。
整体来看,随着海外新一轮刺激的落地,全球流动性泛滥格局未变,A股仍是全球资金追逐的资产,主动型外资净流入趋势不变。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把握三条投资主线:一是特斯拉映射和地方政策支持力度加码下电动车产业链的景气上行;二是在终端产品电子化趋势和技术升级需求驱动下中期仍保持高景气的电子产业链;三是疫苗研发推进带来线下经济的复苏,推动出口产业链和周期品库存回补。
开源证券:跨年行情将至
12月开始,市场未能延续11月份的周期强势,在通胀属性与成长属性中纠结。主要原因是预期抢跑的投资者已经在基于部分信息定价经济过热之后的信用收缩。不过,在经济尚未出现通胀之前,信用指标的收缩不代表政策意图的收缩,更不代表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变弱,而是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的必然结果。
因此,这种对于宏观金融环境从“紧货币+宽信用”迅速过渡到“宽货币+弱信用”的认知并不符合历史规律,甚至不符合政策意图。
配置方面,建议投资者关注周期股行情:一是通胀和信用收缩前期,商品价格上涨带来业绩弹性的品种:铜、铝、油、焦煤、钢铁;二是海外需求与制造业复苏的品种:集运,钛白粉,照明;三是随经济修复,资产端质量改善的银行以及在经济复苏中资产负债端均改善的保险、房地产。
西南证券:当前指数底部已现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在充分肯定了今年以来的经济工作成就外,还为来年的经济与市场指明了方向:政策已经基本定调,“不会急转弯”。对于市场而言,稳定而具有连贯性的政策环境,持续向好的经济,为权益市场的表现创造了友好的环境。当前指数底部已现,将开启震荡向上趋势。
配置方面,平稳连续的政策定调奠定了市场上行的基础,周期与成长皆有机会。首先,当前经济仍然处于良好复苏阶段,顺周期板块依然有机会。其次,自主可控的板块值得引起重视。再次,中国拥有自主产业链的板块值得关注,建议关注医药、种子板块。特别是医保谈判结束后,回调多日的医药板块,作为抗疫最重要的产业链领域,当前具备布局价值。
太平洋证券:春季躁动不缺席
展望后市,受益明年年初信贷发放前置和政府债提前发行等流动性缺口影响,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不搞“急转弯”,预计未来几个月央行流动性政策仍将保持相对宽松。此外,叠加美联储仍保持持续宽松,弱美元背景下利于外资持续流入A股,增量资金为市场提供支撑。因此,市场观望情绪仅是短期扰动,在市场对前期货币政策紧缩预期修正的背景下,春节躁动仍可期。
配置方面,可关注经济复苏和“双循环”方面。一是受益经济复苏且低估值的品种如银行、保险;二是受益出口驱动且补库存的中游制造的化工、有色、机械。三是“科技内循环”的光伏、新能源汽车、云计算。四是“消费内循环”的可选消费中的汽车、消费电子、家电家居、旅游酒店、影视影院。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