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业齐力 扩大碳捕捉

图/本报资料照片

石化工业发展绿色经济比较

增加碳捕捉计划政策的支援力度,已是各国政策的共识。市场人士分析,2022年全球CCUS基建投资达64亿美元,今年融资规模高达50亿美元,碳捕捉、利用和封存(CCUS)的年碳捕获量已破亿吨。台湾呼应碳中和的趋势,除政府成立碳权交易所,业界方面,包括台塑、中油、长春、东联持续扩大碳捕捉、利用和封存布局,一方面宣示环保升级,另一方面也强化自身绿色经济的发展能量。

台塑仁武厂碳捕捉试验厂原料都来自既有厂区,单日碳捕获量可达100公斤,年逾36吨,并转化为12吨甲烷等化学品。脱除碳后,吸收剂可回收再循环使用。

南亚EG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碳,透过碳捕捉技术提供下游厂商生产醋酸及液态二氧化碳,可年减10万吨碳排放量,后续规划再年减28万吨碳排放量。

台塑化则和学校合作密切,与清华大学合作麦寮厂碳捕捉再利用的试验,亦与中央大学于云林陆海交界带,探勘二氧化碳封存场址与评估可行性。

除此,台塑新智能投资成大「微藻碳捕捉」新创事业,取得51.9%股权,切入微藻碳捕捉技术、拓展商业应用;已收到石化大厂处理工业废水订单。

长春透过捕捉大发厂排放二氧化碳,再纯化至纯度99.99%,每年使用12万吨制造醋酸。麦寮厂碳捕捉厂回收的二氧化碳也用于生产醋酸;大发、大社、苗栗3厂正兴建CCU工厂,会优先用于半导体制程所需二氧化碳。

中油参与「铁砧山碳捕存跨部会试验计划」、「桃园滨海碳封存计划」与「台西盆地海域碳封存计划」等计划,规划2025~2027年灌注10万吨CO2,CCS量能目标为2030年75万吨,2040年500万吨,2050年达千万吨。另,与工研院合作大林厂建置碳捕捉6吨/年并合成1吨甲醇示范设备,长期规划碳捕捉及再利用(CCU)量能为2030年25万吨,2040年40万吨,2050年6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