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 下行隐忧中有光明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世界经济展望分论坛,29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与会专家认为,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但大陆可保稳增长。 (新华社)

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詹火生认为,台湾民众可以接受到一个现实,就是两岸要追求和平,彼此之间要「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吴泓勋摄)

博鳌亚洲论坛29日举办分论坛「世界经济展望」,出席的大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从数据观察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下行压力仍凸显,主要是被趋势性与政策调整2因素影响,包含经济潜在成长率下移、近年货币财政政策刺激的高通膨等隐忧,认为欧美主要经济体能否控制此轮通膨还有很大不确定性,并暗批美国为维护自身霸权地位,不顾经济规律搅动全球经贸,对世界经贸与投资的影响也是重大挑战。

博鳌亚洲论坛今年恢复全实体方式,出席论坛的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詹火生29日在接受台湾记者联访时表示,博鳌论坛议题与时俱进且扩大范围影响力,今年因疫情刚趋缓,加上近期台湾多个团体出访大陆,导致今年出席代表不多。但他认为疫情缓和后,基金会与大陆包含博鳌分论坛、智库交流等可逐渐恢复日程。

对于两岸关系,詹火生认为台湾民众可以接受到一个现实,就是两岸要追求和平,如果两岸不和平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彼此之间要「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另在疫情期间,大陆与东协主导的RCEP已生效满1年,对「两岸共同市场」是否带来冲击?基金会的关键理念在于帮助台湾追求自由贸易化与制度化,不代表硬性局限于「两岸」范畴。他说台湾与东南亚、日美、太平洋国家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多,「贸易越自由,对台湾一定只有好处」。

与会的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名誉主席 汉斯-保罗·博克纳也说,经济挑战方面还值得注意各国政府与企业债务、能源与粮食安全,以及金融系统的脆弱性等。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也表示,台湾经济跟大陆高度互补,应该共同追求的是大家生活更好,关键基础就是经济发展更好,应该珍惜机会一起发展。

今年论坛对如何减碳与绿色经济讨论甚多,中国人民银行(大陆央行)行长易纲29日也在分论坛「碳中和:困局与破局」中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胡萝卜+大棒」,其中碳价或碳税属于「大棒」,人行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就是激励机制上的「胡萝卜」。

易纲更具体透露,目前人行的两个支持工具已支持300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再贷款,商业银行已贷出将近6000亿贷款支持企业碳减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