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川贺之争 看谁更会做总统(吴瑞国)

美国《华尔街日报》11日发布全美7大摇摆州最新民调数字,贺锦丽(左)在处理中东、乌克兰问题的支持度输给川普(右)。(资料照/路透)

剩下不到三十天,美国总统选情胶着依旧,难分难解。随着「新手蜜月期」的结束,民主党贺锦丽虽然在全国民调微幅领先川普,但在七个「一级战区」的摇摆州至今难分轩轾,占不到便宜、也拉不开差距。而川普「满腔抱怨、到处骂人」的选战策略未改,虽然司法缠身、丑闻不断,但他似乎「百毒不侵」,持续掌握40趴以上的支持,也让贺锦丽跟民主党高兴不起来。

选情诡谲多变的因素很多,以「对贺锦丽不熟悉,对川普不信任」为首。三个月前贺锦丽不敢肖想拜登退选、由她取而代之,三年多的副手生涯虽然不至于「没有声音」,但民众对她的政策思维、治国理念却像「雾里看花」,加上她在水力压裂(fracking)的立场反复、边境控管成效不彰等争议,让人质疑她善变,没有中心思想。身为副手,贺锦丽对于拜登推动的政策置啄空间有限,成败也不完全是她的责任,但如今升上来做一把手,拜登政府的功过成败都要概括承受。

而川普「诸法皆空、自由自在」的从政风格,是他的政治魅力所在、也是他的阿基里德腱。不管有没有事实根据、也不太在乎后果如何,他想说、要说的话一句不会少,如果反应不佳,川氏惯用的话术就是发夹弯,企图把内容掰回来,不然就指责媒体断章取义,对他不公平。而川普展现「我是老大」的彪悍风格,就是要让美国人找回过往「呼风唤雨、喊水会冻」的骄傲,尤其以白人、男性、没念大学选民为骨干的川粉,就喜欢这个调儿,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MAGA)的政治运动油然而生,不仅曾将川普送进白宫,至今依旧花开叶茂、未见烧退。既然美国要继续做老大,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可能挑战美国霸权的中国就首当其冲,成了选战的提票机,候选人只要对北京强悍就有票,骂完了、当选后再说。

除了候选人本身,外在环境也是选战末期的变数,而执政的民主党与贺锦丽近日更因为一些事情的发展超出预期,觉得哑巴黄连。除了俄乌战争依旧如火如荼,停战协议难产,遑论奢求和平。同时中东战局也彻底爆开,一年来以色列的报复行动已如脱缰野马,拉不住也打不完,战局现已扩大到伊朗与黎巴嫩,没有最惨、只有更惨。这也凸显美国外交折冲失利,影响力大不如前。另外,接二连三的飓风袭击美南、码头工人罢工等事件,假新闻深化了拜登政府无能的印象,也增添了救灾的难度,更使政府捉襟见肘,也让现任副总统的贺锦丽陷入「救灾、还是选举」的两难,难免沦为事件涟漪下的「附带伤害」(collateral damage)。

在台湾,民众最关心的是谁当选对我们比较有利?其实未来不管谁当选,华府对外政策永远是「美国第一」,作法或许不同,骨子里是不会变的。如果川普能重返白宫,他极可能放弃(1)拜登建构的区域组织,以及(2)招揽并运用代理人的多边策略,再次以「唯我独尊」(first among equals)的姿态,强势重返国际舞台,虽然不至于跟联合国、欧盟及北约等国际组织彻底闹翻,但川普的算盘会倾向「利益与理念并重」去制订、评估政策,也会要求盟友要承担责任、付出应付出的代价,就像近日要求我们国防预算应占GDP的10%,或许是夸大其词、一贯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但在他再次主政下,付钱才能同享,但结果不一定同当。

如果11月5日投票结果产生了美国第ㄧ位非裔的女总统,最少在第一任内,贺锦丽应会延续拜登「多边参与、共同承担」的外交理念,虽然其国安团队会换血,但政策的变化不大。从经贸到科技,贺锦丽会延续跟欧洲及亚洲盟友的密切关系,借此分别牵制俄罗斯与中国。但如果中东情况持续严峻,朝鲜半岛又风起云涌、战云密布,美国还有多少余力他顾,不无疑虑。在两岸关系上,贺锦丽已经重申「一个中国政策」及「不希望片面改变台海现况」等传统政策基石,也不希望任何一方会给华府制造麻烦。既然贺锦丽缺乏外交事务的经验,期盼美国在两岸关系上会有新的论述或作法是一厢情愿的。但贺锦丽不乐见国际领袖视她为菜鸟,必将着墨于民主党长期关注的「民主、人权」等议题,擦亮招牌、也打响名号。未来如何跟美国第一位女总统打交道、建立互信,成功传达「台湾不会兴风作浪、更不是麻烦制造者」的讯息是政策

目标、也是挑战。

拜登的退选让2024美国总统大选成了不折不扣的「速食选举」。在一百多天的时间里,试图了解候选人特质的民众有限,关注政策牛肉的选民更少。大部分的民众还是凭着对候选人的感觉与既定印象、或者因为在某一、两个政策契合而投下选票。白宫的新主人没有蜜月期、也不会有在职训练的机会,面对国内外的严峻情势,必须无缝接轨,立即上手。与其在电视辩论时争论谁比较「像总统」(look presidential),不如期许就职后谁比较会「做总统」(act presidential),那才是自由世界对美国新总统的期待。

(作者为诚丰研究暨咨询中心执行长、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法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