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俄乌战争后的欧洲困境(彭蕙仙)

欧盟致力于迅速绿能转型 ,这导致欧盟区对于俄罗斯天然气进口的依赖性。( 示意图Shutter Stock)

俄乌战争掀起的能源大战持续影响欧洲乃至全球的政治与经济情势。为降低能源价格飙涨以及对俄罗斯关闭北溪一号天然气管道的惩罚,日前G7财长对俄罗斯石油价格实施限制达成协议;俄罗斯则强硬表示,俄方将停止供应原油及石油相关产品给实施这项限制措施的公司或国家。

迄今为止,中国大陆与印度并未加入对俄罗斯能源制裁的行动,而同样是能源输出大国的美国,也没有因为欧洲的需要增产或降价。亚洲享受着俄罗斯低廉的能源,快速发展制造,美国大赚能源机会财,但欧洲不但必须承担俄乌战争中的难民和资金外移的问题,还得承受通膨及能源价格高涨后引发的社会、经济与政治动荡。

事实上,俄罗斯早已决定未来3年缩减对全球天然气的供应,这对欧洲的能源使用形成巨大挑战。为了处理能源短缺问题,欧盟27个成员国至今已提拨了3140亿欧元(约合台币9.7兆元)用于缓解能源危机,其中以投资1002亿欧元的德国最多。如此庞大的支出再加上欧洲各国受到俄乌战争的影响纷纷提高军费占比,如德国以「地区安全形势恶化」为由,批准增加了1000亿欧元的「特别国防基金」,用于采购军备以及投资军事现代化建设。

但无论政府如何加大投资,寒冬将至,能源不足的问题迫在眉睫,欧洲政府纷纷祭出「节能令」。除了之前德国要人民洗澡只能选择重要部位之外,瑞士已传出政府正在考虑禁止室内暖气不得超过19度,热水则不可超过60度等,若违反规定,最重可处3年有徒刑。希腊最长跨海大桥的1500颗灯泡已关闭800盏等等。

目前欧洲经济情势不佳,俄乌战争造成资金外逃,欧元兑美元创下20年新低,德国则出现30年来首见的贸易逆差。但政府的额外支出大增,不但会排挤包括民生、经济等方面的投资,也会恶化通膨问题。

以面包为主食的欧盟国家,8月面包价格平均上涨18%,严重冲击民生,也引爆民怨。因能源短缺造成通膨的捷克,9月初有7万名民众走上街头,要求政府停止伤害民生的挺乌政策,并要求总理费亚拉下台。这是俄乌战争以来欧洲最大规模的示威。比利时布鲁塞尔更已两度有数万民众走上街头抗议物价高涨。可以说,俄乌战争引发的一连串连锁效应已恶化了欧洲社会的不稳定趋势,为政局投下变数。

俄乌战后力表要加入北约、加剧欧盟与俄罗斯紧张关系的瑞典和芬兰,近日政坛一片乌烟瘴气。芬兰总理马林陷「派对热舞门」,引发高度争议;瑞典总理安德森更因国会大选失利,已于9月15日宣布请辞。而在欧洲时间9月25日举行大选的义大利,很可能会出现自二战以来第一个由极右翼领导的政府。此外,荷兰现任政府民调降至12年最低,2/3的选民主张应该要举行新的大选。

此外,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日前公布,由于新冠疫情、气候变化以及俄乌冲突等因素,全球面临严重粮食短缺的人数3年间暴增1.5倍,目前大约有3.45亿人,令人忧心。能源高度依赖进口,粮食自给率低、台币大贬的台湾,挑战同样巨大,但至今未见政府提出因应对策,明显摆烂。或许正如部分欧洲人民所采取的行动,只有政党轮替才有机会突破困境。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