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纾民困还是保苏揆(彭蕙仙)

政府预计10月发放五倍券,各部会也提出「八大券」加码方案。(报系资料照)

Delta变种病毒已进入社区,但行政院长苏贞昌仍坚持发放所谓的五倍券,除了之前因受到英系立委压力而取消的民众1000元「自付额」之外,其他的相关规定几乎都照行政院原订的规画进行,甚至连已经名实不符的「五倍券」名称竟然还是照用,实在很滑稽!至于没有小面额、使用不方便等问题依然存在。

五倍券衍生自去年的三倍券,然而,行政院2次发券的主客观情势已大不同。行政院去年发放三倍券时,整个蔡政府还沉浸在一片「台湾防疫南波万」的自我感觉良好氛围中,三倍券振兴的用意比较大。

如今,台湾不但经历了5月疫情大爆发后长达73天的3级警戒,甚至人称「大魔王」的Delta变种病毒已经在台湾的社区窜行,人心惶惶、经济陷入困境,7月失业率4.53%,创10年同期新高,无薪假人数虽有减少,但服务业和旅游业仍明显受到疫情拖累。

种种迹象显示,此刻台湾对纾困的需求实高于振兴,因此之前各界一再要求行政院应改发现金,才符合民众的需求,甚至民进党立委也频频做此呼吁,无奈苏贞昌仍执意发放五倍券,除了要支付超过20亿元的行政费用之外,繁复的兑领作业以及可能的群聚风险,都令人感到忧心。

疫情对零售摊商等冲击最大,但五倍券以及后续各部会加码推出的好食券、艺Fun券、农游券、国旅券、动滋券、客庄券、i原券、地方创生券等优惠券,从抽奖方式到兑领使用,恐怕都对早已哀鸿遍野的零售摊商助益有限。

去年的经验已证明大卖场是三倍券的最大受益者,今年的五倍券想必同样如此,而且这次还加入了电商和外送平台,小商家能够得到的挹注恐怕就更有限了。懒惰的行政院既不愿在事前进行精准调研,好让有限的资源能给真正迫切需求的人,事后又不肯对五倍券做出更贴心的设计,让庶民经济受惠;此外,8大优惠券一个比一个复杂,推出时间和抽奖规则不一,搞得民众晕头转向。

疫情当前,烦都烦死了,若是想要领到各部会的戋戋之数,还得耗费时间精力玩抽抽乐,但劳师动众、大费周章也不见得能得手。这次行政院加上各部会共同推出的「五倍券家族」,真可谓是一场整人游戏。

为了弥补行政院设计的缺失,地方政府只好自力救济,推出各种补强措施,如新北市有「加倍券」,除了「5000换1万」的翻倍送,还有50元面额,解决找零问题,也让小商家可以真正受惠。另外,台北有「熊好券」,桃园有新版「好市券」、高雄有「高雄券」、宜兰送抵用券、澎湖有消费礼金、金门普发现金5000元、嘉义市普发现金2000元等。

地方政府各显神通为的是吸引在地消费,尽管创意十足,但是在Delta变种病毒扩散的阴影下,民众出门消费的意愿有多高、商家实际能受惠多少,都存在着变数。苏贞昌意气风发地宣布五倍券措施,究竟能为受创颇深的内需经济注入多少活水,或者是借着利多大放送稳住八方风雨的阁揆宝座,都值得观察。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