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2050净零碳排大谎言(彭蕙仙)
图为云林县全民畜牧场兴建的「沼气发电设施」。图/本报资料照片
国发会日前公布了「2050净零碳排路径图」,宣示将打造零碳能源且不会缺电。看到这个路径图,企业界恐怕得做好出走的准备了,因为按照这个路径,台湾不但电力肯定不够,而且去碳也无法达标;眼看欧盟2023年就要开始实施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俗称碳关税),台湾企业因整体电力部门不够绿,出口到欧洲一定会被加征CBAM,加重经营成本。
国发会所公布的净零碳排路径图,有三大特点:
一、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碗糕的,先画个大饼。国发会的报告说「2030年之后,新的能源技术『就』可以协助再生能源发展占比进一步提高。」活像国发会已经可以确知未来有什么新的能源技术一定可以让台湾降低碳排似的。
问题是,现在各国已经在发展、使用的科技,台湾都还无法有足够的把握,政府竟把净零寄希望于所谓的「未来科技」,国发会知道新技术是什么、何时能够开发成功、何时能够发展为具效益的商业模式吗?八字都还没有一撇就敢堂而皇之列为实现2050净零的手段,简直荒唐。
二、乾坤大挪移别国的减碳技术进程,例如发展氢能和碳捕捉、再利用与封存(CCUS)。根据国发会的规画,2050氢能占比为9~12%、火力发电则要全面搭配CCUS技术,占20~27%。
氢能确实是全球成功迈向净零碳排的关键,根据国际能源总署(IEA)的规画,若要实现净零碳排,2050年氢能占整体能源比例应达13%,因此各国积极制定氢能发展策略,并投入大量资金。日本在2017年发布《氢能基本战略》,并预计在2050年将氢能及相关燃料发电在总发电量的占比提高为10%;美国在2019年发表《氢能经济发展路线报告》,2050年占比为14%;欧盟在2020年公布氢能战略,2050年占比为14%;中国大陆2019年发表《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50年占比为10%。
相形之下,对燃料电池与氢能产业根本就还没有完整愿景与国家战略的蔡政府,竟敢在报告中提到氢能占比,而且较已有明确规画的日本和大陆都还要高,口气真不小。
至于CCUS同样是天方夜谭。难道国发会不知道,台电原本计划2025年以CCUS封存二氧化碳100万吨,却因居民抗争而无法执行吗?何况CCUS贵得要命,台湾哪来的本钱把占比拉到国发会所规画的20%以上?
三、已经知道做不到的,还继续加码。根据国发会的规画,2030年我国风力及太阳光电的装置容量要达到40GW,但目前还不到9GW,进度大幅落后;经济部长王美花早已表明2025年绿电目标会跳票,但国发会的路径规画2050年太阳光电、离岸风电等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比重要提升至60~70%,装置容量要达到80~135GW,这怎么可能做到?就算力拚达标好了,这需要多少土地?
装置17GW的地面型太阳能约需土地2.5万公顷,几乎相当于一个台北市;尽管能源局共盘点出3.17万公顷土地,可供装置光电,但其中与农业、生态相关的土地占比达52.7%,在全球粮食短缺的趋势下,且台湾粮食自给率仅31.7%,蔡政府竟把大量农地挪去种电,一点粮食风险的意识都没有,实在太可怕了。
国发会的「2050净零碳排路径图」,尽管有漂亮的表格、美丽的辞藻,却是敷衍内行、呼拢外行,一言以蔽之,就是「骗」。经历绿能跳票后,民进党谈起2050已没有当初谈2025的底气,所以用一堆废话掩盖做不到的心虚,但这样的能源路径却要主导台湾未来30年的电力政策,除了「不知死活」,没有更好的形容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