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朱立伦拆「强」 祸福难料(钮则勋)

(本报系资料照片)

罗智强2日凌晨会取消本来要宣布参选桃园市长的直播,是因为接到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的电话并称「地方反弹太严重」,罗、朱也有默契在连假时暂不对外发言。

很明显地,朱立伦出招,桃园提名确实有可能从「围强」变成「拆强」,但就算罗「强龙压到地头蛇」、没有尊重地方生态去向地方大老拜码头,作法值得商榷,只是他头也已经洗下去,且他的空战实力无人能及,要他暂缓动作,也只能「拖」而已,倘若弄到鱼死网破,受冲击的不只是桃园的选情、朱本身的威望、甚至周边选区都会受影响,这场危机不容小觑,且时间紧迫,正考验朱立伦的智慧。

先看一个情况,倘朱受限于地方势力而欲「拆强」,负面效应必明显。毕竟会让外界觉得国民党根本没有让青壮派战将接班的诚意;外界更会质疑国民党在朱重拾党权后,仍然是大老、地方力量说了算。更甚者,挺罗的青壮及年轻选票更会失去对国民党的耐心,即便协调出「在地」人选,未战先败的可能性也高。

即便有明显冲击,朱要罗暂缓动作,仍然符合理性盘算。第一,至少党主席权威或可借由此强化。第二,罗选桃园,吹皱地方生态一池春水,压力便到朱身上,朱若无法处理,也不用想未来了,所以此举至少呼应「地方需求」。第三,若是罗上位,蒋万安也选上,加上曾经担任过主席的江启臣,中壮接班态势明显,「蒋启强」连线与新生代联盟势所必然,虽此是必走路径且能顺势开拓中间选票,但党内老派必觉得这是「逼宫」前缘,故先行「拆强」瓦解中壮连线,当然符合利益,何况还有位早就不奉党中央号令的侯友宜。

但朱既然担任党主席,而罗的参选意志又强,党中央便不能以传统要求「人和」的方式来情绪勒索,毕竟现今没资源的党更没资格要一方去配合另一方。在各方势力都无法忍受的僵局形成、失控的后果党也难以承受,又无法靠一己之力解决时,借由各方谈判协商,才是控制情势、解决僵局且成本最小的可行方式。党主席好歹应该作为公平的协调者,启动协商谈判,拉各方上谈判桌,让其对话,至少要协调出一个各方虽不满意,但能接受的次佳方案。

而这次佳方案可以考量在两个月内,让所有有意愿的候选人走遍桃园每一选区来争取支持,同时在第2个月内启动辩论直播,让选民了解其创意,最后借由公平初选来决定提名人选。

此外,朱或许可以公开说些肯定罗的话,毕竟从罗欲选桃园后,朱的论述及做法多是「历届都提在地候选人」、劝罗暂缓宣布、连假期间不对外发言;好歹罗是国民党中壮派最具战力的代表人物,应是党的资产,朱公开说些对他肯定的鼓励、甚至心疼他受到网军围攻的论述,不是更能凸显主席的格局?总比让人觉得朱只站在地方的立场上说话要好得多。

况且若只让外界觉得罗被打压,罗更容易形塑「受害者」形象,在国民党支持度每况愈下的时候,他若以无党籍、跳脱党派框架参选,藉其空战优势及人设也未必无法创造奇迹。危机情势已然险峻,作为党主席的朱若只有选边的逻辑,而无法创造出各方都能接受的妥协方案的话,「桃园输、台北危、新北惨胜」将不会是危言耸听。

(作者为中国文化大学广告学系专任教授兼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