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慢”天使:发生率23.5% 脑瘫患儿并发视觉障碍可改善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0.5%的新生儿存在脑瘫,目前我国的脑瘫患儿总数已突破600万例,且其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在这样庞大的数据背后,因为患者运动发育能力之后引发的其他症状也同样值得关注。

临床报告显示,视觉功能障碍常见于脑瘫患儿,中重度脑瘫患儿中,视觉障碍发生率为23.5%。除了某些病例的视觉障碍是继发于白内障、视网膜病及神经损害外,最常见的视觉障碍就是中枢性视通路的损伤,这些损伤主要包括枕叶及顶叶皮质,以及其他与视觉有关的皮质下结构。与此同时,视神经损伤,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所致的视放射损害是造成除白内障及视网膜外的视觉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因此,视觉损害多见于早产未成熟的脑瘫患儿,特别是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所致的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

在确诊后,由于脑瘫患儿需要长期地进行治疗,花费巨大,加上很多患儿生活在贫困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因此很多患儿没有接受正规的治疗。患上视觉障碍的脑瘫患儿对于家庭带来的负担可谓是“雪上加霜”。

事实上,绝大多数脑瘫患儿的视觉障碍,都可以通过非手术的物理疗法得到改善,使得患儿的视力恢复正常。据了解,脑瘫患儿由于颅骨、脊柱、骨盆的错位,导致视神经受压,那么,就需要通过正位将脊柱骨骼的整体整复,使得视枢神经不再受压,得到释放,恢复正常的生理状态。同时,辅助眼部按摩也可以很好的促进眼周血液循环、放松眼部肌肉,使更多的血液能够滋养到眼睛周围的肌肉和组织,给眼部提供更多的营养,还可以更快的带走代谢的废物,才能改善脑瘫患儿视觉障碍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