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民调不会比较准

(图/档案照合成图)

台湾的选举,拿民调来当成初选机制,最早是民进党的发明。就当时的时空背景来看,是有道理的。过去民进党的党员结构和整体选民结构差异太大,所以初选的党员投票,往往选出「党内初选叫好,大选不卖座」的囧状。为了弥补这种结构性差异,民进党引进民意调查,做为「矫正手段」。

这个时候的初选民调和学术机构的民意调查没有太大差异,只是针对「表态」的定义做出一部分修正,譬如讲候选人的「绰号」算不算?或是指出特定特征却讲不出名字能不能算?这类小修正都是无伤大雅,所以那个时候,初选民调是民调。

后来因为党内初选人头党员投票问题,所以民调占提名机制的比例愈来愈高,甚至到100%全民调。初选民调变成决定提名的最重要因素,是政治人物能否延续政治生命的关键。这个时候,开始钻漏洞的「规则规避行为」就愈来愈多,导致初选民调逐渐失去「矫正功能」,而变成参与者想要操弄的对象。

就像考试引导教学,既然初选看民调,大家就来想办法在民调当中获胜,而「魔鬼就在细节里」,各式各样乱搞民调的「教战手册」,就在历次政党初选里由各位天才政客发明出来。当党部说「年轻人有加分」,那初选参与者就开始教育支持者,接到电话要说自己是20至29岁,因为这样可以加分。

当这些「教战手册」出来后,初选民调就不是民意调查了,它完全不具备推论母体行为的基础,更别说民进党还搞过「排蓝民调」,那种摆明和台湾选民母体结构不一致的作法,都让初选引进民调是要矫正党员和选民结构差异的原始目的,无法实现。所以别把初选民调当成民意调查,它早就不是了。当事情演变到这个程度,初选民调早就已经变质,它不再是探查真实支持度的辅助手段,而是扭曲民意的帮凶。

更可怕的是,因为初选民调让提名决策的透明化提高,一瞬间突然变成政党与政治人物,甚至是一般民众所必须虔诚敬拜的「政治圣牛」,不允许质疑,质疑就是反民主。任何事物在披上神圣的外衣后,就没有办法理性讨论了。

近来「手机调查」是否应该纳入初选民调的讨论,甚嚣尘上,好像不纳入手机调查,初选民调就不准的样子。等等,刚刚才说初选民调不是民调,无法探查真实民意,那现在主张「手机调查会比较准」是在唬弄谁呢?!

说穿了,初选民调就是个游戏规则,加不加手机调查,端视游戏参与者彼此之间的利益交换。愿意大家一起假装推动科学初选,手机调查可以考虑,反正是唬弄不懂的人而已。

(作者为淡江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