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点小心机 手机变身大金鸡
近两年在美国成长最火的APP
消费者最常使用的前5个APP时间占比近年消费者在各种装置与程式的时间
2016年美国使用者最常用的前5大APP
根据TWNIC「2017台湾宽频网路使用调查」报告指出,台湾上网率已经达到8成,全国上网人数经推估为1,879万,将近4成的民众主要上网方式为使用行动电信网路,可见智慧型手机与行动上网已经与一般人生活密不可分。
现在人手一支智慧机已经不稀奇,各品牌大厂更是前仆后继、年年发新机,从低阶、中阶到高阶更是机海翻腾,为了抢市场,更是直接杀进高规低价带,就为了讨好消费者。但这样的商「机」中也可以发现,手机厂想赚大钱似乎越来越难,卖出了硬体(手机)后,实际上赚钱的是软体(APP),但随着虚拟实境(VR)与扩增实境(AR)的发展,手机还是有其存在的必要,而品牌厂要怎么突破这样的困境,在这里提供一些想法,也许可以成为解决之道。
手机沦为笨水管 加值APP才是王道
现在品牌厂卖手机,与消费者的关系只存在于买卖的瞬间,卖完之后,消费者仰赖的是iOs的APP Store或者Google Play里面的应用程式。苹果的手机因为硬体绑软体,所以想要使用的人就一定只能买iPhone,然而Android阵营的手机虽然百家争鸣,但主要还是靠Google提供APP做使用,因此获利能力容易被分散,加上Google现在自己有了Pixel、甚至还出到第二代,可以想见未来Android手机品牌厂经营会越来越困难。
目前手机厂陷入了跟电信业一样的困境,OTT百花齐放,全都借道电信公司架设的缆线与设备,但实际收钱的却是OTT,电信公司一毛都拿不到,就好比建商盖了一栋大楼,但是只有住户赚钱,手机厂想要突破,应该要先了解手机的使用者、知道他们的喜好,然后提升内容服务,卖完还能够继续获利,而不是单纯卖手机。目前已经有些手机可以透过自动定位来告诉使用者周围有什么餐厅,包括手机中内建语音助理,可以帮你做一些事,但手机厂没有进一步利用这些资讯来加值手机,其实很可惜。至于要怎么了解消费者的喜好、最近「疯」什么,也许可以利用使用者们在手机中所输入的各种文字(text)来预测。
比如使用者透过通讯软体询问朋友「周末要不要一起去故宫南院观赏米勒的『拾穗』」,手机厂可以收集到这个字串,进行字串的拆解、分析使用者可能对博物馆、画家、艺术有兴趣,或者使用者在网路上搜寻食记,手机厂也能借此了解使用者对于食物、口味的喜好,可以进而与广告商或餐厅合作其它延伸服务,扩大获利的可能范围。不过这可能牵涉到使用者隐私,所以也还有值得讨论的空间。
虽然手机「不好过」,APP也没有这么光鲜亮丽。多数使用者都是喜新厌旧的,刚出来的APP让人觉得好玩新鲜,但也很快就会因为腻了而遭到移除,根据调查,美国人使用手机的时候,超过85%时间在使用APP,但是只有5个是常用程式。使用前三名的APP就占用8成的时间,第一名的APP就占了50%,第二常用的APP占用的时间还不到20%。至于被下载的那些APP可以留在手机里多久呢?其实,超过7成的APP根本不到一天就会被杀掉。
要一直维持各种不同的APP使用是件很累人的事,而制作这些APP的工程师们更厌世,因为要让APP能在各种不同装置上成功运作是很耗费时间的,尤其很多APP都只是使用者手机里的「过客」。新出的APP要让使用者愿意长久使用越来越困难,既然APP让大家都这么累,那有没有什么比较轻松一点的方法?除了回到只有浏览器才能操作的时代,我认为在云端运行「APP串流(APP Streaming)」更有机会创造双赢。
利用衔接介面串流 APP云端e指搞定
APP下载到手机除了很占空间,加上现在的APP都是各自为政,缺乏衔接介面(API),举一个现在正在发生的状况:金管会推动台湾进入「金融3.0」,希望可以取代传统临柜办理的方式,让民众使用网路或行动装置办理各项银行、保险与证券买卖等相关业务,于是各家银行竞推行动银行APP。如果你有五个帐号,那你可能就会有五个行动银行APP,然后每个程式之间又长得不太一样,所以你必须要习惯五个不同的操作方法。
但是,如果APP可以API化,使用者只需要一个程式就能够掌握自己所有的资产,而后台也能提高系统的维护性和扩充功能性。甚至只要利用一个APP,你就可以透过文字指令去连接其他服务,例如,使用者想要预定高铁票,可以透过LINE对该程式下指令,让后台程式直接连结订购,再把讯息透过LINE回报给使用者,让使用者不需另外安装高铁订票程式。
尤其,太多应用程式也会造成手机运行越来越慢、甚至热当。我们现在准备进入5G时代,台湾目前有经费及人才支持,基站方面也进行的还不错,工研院甚至已经跟高通在谈技转,而且可行性不小,不像过去2G、3G甚至4G落人之后,我们这次可以跟上先进国家的脚步。而刚刚提到的APP串流,也是基于未来频宽更广的理想而提出,使用者不需要下载各种应用程式,只要透过一个APP,就能够连结云端、运行所有需要的程式,对程式开发者来说,也节省让APP在各种装置都能运行的维护成本,例如资安维护,使用者可以降低手机中毒的风险;又或者动辄好几百MB的游戏,使用者不需要先下载,就可以透过云端运作试玩,既节省手机空间又能维持运作效能。
想要做APP串流,强大的运算能力是必须的。但以目前的设备技术,动辄就要上千美元的伺服器不太符合效益,但如果利用运作「行动装置架构」的晶片串接成庞大的运算中心或许可行。理想上来说,利用安谋的单晶片丛集(ARM SOC Cluster)加上一个「安卓作业包(Android Container)」,把Android应用程式所需的程式码、函式库、环境配置档都打包起来的虚拟执行环境(sandbox,沙箱),这样APP的运行效能不但可以超过9成,试算每台Android手机成本可以降低新台币1,500元,耗电量也压低至2.5瓦内,比起利用x86机器上运行安卓模拟器的耗电量(平均30瓦以下)会省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