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雉保育三十年 守护身影浮生记
水雉。图/林业保育署提供
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15日发表新书《浮生记一群守护水雉的身影》,自1989年水雉公告为保育类野生动物以来,历经三十余年,水雉族群数量由50只增加到2,882只,正是过去这些年由公部门、NGO团体、企业、学界等各方人士,一棒接一棒共同努力、齐心投入的成果。
《浮生 记一群守护水雉的身影》透过报导文学记录许多守护水雉,无私奉献的身影,除交织出一段段动人故事,也是近代保育政策的缩影,在书中可以得知农田生态系保育、绿色保育标章、国土生态绿网、濒危物种及生态服务给付推动方案等多项保育政策的缘起与故事。
新书发表会中除了播放作者的导读影片外,更邀请书中多位参与水雉保育的伙伴现身说法,包括林业保育署长林华庆、财团法人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执行长苏慕容、水雉生态教育园区主任李文珍、高雄野鸟学会总干事林昆海、台南社区大学专案经理吴仁邦及官田菱农林丙火先生,现场一同分享他们与水雉保育的渊源。
林华庆于会中忆及复育水雉族群的心路历程及转折:2009年他到林业保育署的前身林务局担任技正,负责官田水雉园区营运相关业务。当时的园区主任邱满星与经理翁荣炫提出改善园区湿地型态、移除外来水生植物与提早种植菱角植株以增加水雉繁殖窝数的构想,认为透过这些方式可让全台族群始终无法超过百只的水雉有效提升族群数量。
林华庆当时说服长官增加一倍的补助经费,让园区着手改善栖地,而这些策略也果真奏效!2009年冬季进行水雉族群调查,数量一举突破200只。
然而在当年12月底与2010年1月初的水稻春耕时分,官田农地陆续出现大批死亡水鸟,园区人员与台南鸟会投入抢救与调查,总计共有4,000余只鸟类死亡,其中包括85只水雉,让才露出一线曙光的水雉复育之路蒙上阴影。
林华庆表示,当时经水雉园区深入了解,发现是当地许多农民为降低插秧成本,改采稻谷直播而不租用插秧机插秧,为了防范鼠类或麻雀啄食稻谷,先将稻谷浸泡农药后再行撒播,因而造成大批鸟类误食中毒死亡。
当时水雉园区与林务局商讨对策,邱满星与翁荣炫建议由林务局补助水雉度冬热区农民每公顷3万元的机械插秧费用,避免大规模中毒事件再度发生。而林华庆则提出,除了插秧补助,也要设法引导农民转型友善耕作,才能让水雉保有优质的永续栖地。
林华庆说,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当时的中毒事件,透过媒体的报导,有好几位民众透过电邮,要求林务局应依野保法重罚农民,但他深知,农民将稻谷浸泡农药,是为了保障收成,并非刻意毒杀水雉,法办农民虽可满足爱鸟人士的「正义」情绪,但也将使与水雉比邻而居的农民,认为政府只顾鸟命,不管农民生计,进而迁怒鸟类,无助水雉保育,更有违社区保育原则。
林华庆决定走一条长远且充满挑战的路-推动水雉度冬热区农田的生态永续,邀请慈心基金会加入,辅导农民转型友善农法,在相关团体的努力下,水雉族群数量每年显著增长。
而因水雉保育而推动的农田转型友善经验,也成为现今林业保育署栖地保育政策的重要基础,影响深远。除了当时与慈心有机农业基金会合作推动的官田水雉保育农产品标章,于其后扩大推动至全台成为「绿色保育标章」外,林业保育署也与台南区农业改良场合作,透过菱角整合性综合防治技术(IPM)及运用有机资材改善菱角田的水质与土质,以友善耕作技术提升菱角产量与栖地环境,增加农民收益,也借此让友善水雉农田栖地逐年增加。
林业保育署也进一步说明,2018年跨部会「国土生态保育绿色网络建置计划」,即是为维护浅山平原的永续农田生态环境而推动,在全台45条保育轴带之一的「南嘉南平原湿地保育轴带」,就是以农田湿地为保育核心,串连周边水田、圳路及埤塘水域,建立水雉、台北赤蛙、金线蛙、铅色水蛇的友善栖地;更与农田水利署嘉南管理处合作水上乡九芎埤栖地营造,增加水雉栖地。
而水雉复育,亦是生态服务给付方案推动的开端。1998年开始进行的水雉保育奖励方案与2010年的水雉度冬栖地改善补助方案,分别奖励水雉繁殖巢位保护与配合冬季水位调节与春作水稻不拌农药的农民,是台湾推动生态服务给付的先驱案例。2021年正式于全台推动的「濒危物种与重要栖地生态服务给付推动方案」,水雉即是主要给付的标的物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