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接手了一个犁耕手种的俄国,这样的谬误,还要流传多久?
斯大林接手了一个犁耕手种的俄国,这样的谬误,还要流传多久?斯大林是苏联的铁腕领导人,在他接手之前,俄国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业强国了吗?很多人都误以为斯大林从一片荒芜中把苏联建成了工业巨人,其实这背后的历史要复杂得多。
俄国的工业化,我们得从很早以前说起。别看现在俄罗斯地大物博,其实在彼得大帝时期,俄国就开始向西方学习了。那时候的俄国,经过了克里米亚战争的洗礼,深刻认识到自己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进行了历史性的改革,也就是俄国农奴制改革,这一改革不仅改变了俄国社会的结构,更是开启了俄国工业化的大门。
到了19世纪末,俄国的纺织品产量已经跃升到世界第五。那时候的俄国,工厂数量从1866年的不到3000个,飙升到了1903年的近9000个。工人数量也是急剧增加,从1900年的大约200万增加到1914年的300万,这些工人主要集中在圣彼得堡、莫斯科这些大工业区域。
更让人吃惊的是,俄国在19世纪90年代的工业年增速达到了惊人的8%!俄国不仅建立了8个大型工业区,而且在基础建设上下了狠功夫。比如铁路建设,从1881年到1894年,铁路网增加了40%,到了1905年更是翻了一番。这些铁路大多连接了重要的工业区,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连接了整个西伯利亚的西伯利亚大铁路。
为了支持这种快速的工业化,俄国还大力引进了外资。比如1880年的外资总额是1亿卢布,到了1900年已经暴增至9亿卢布。这种依赖外资的做法虽然在短期内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依赖性强、自主权不足的问题。到了1916年和1917年,外国资本在俄国的投资总额占到了工业投资的三分之一,其中法国、德国和英国在多个重要工业部门都有控股权。
尽管如此,俄国的工业化成就不容小觑。到了1913年,俄国的工业产值已经稳坐世界第五的位置,仅次于英国、法国、美国和德国。这个成绩尤其显著,因为除了这四个国家,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产出能够和俄国相提并论。
但是,工业化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俄国的工业化进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比如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工作时间长、工资低、工作环境危险。这也成为了后来1917年俄国大革命的社会基础之一。
很多人都觉得斯大林接手的是一片荒芜,其实不然,他接手的俄国工业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但斯大林的工业化政策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他强调的是更快的工业化速度和更高的自主性。在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工业化确实达到了新的高度,特别是在二战期间,苏联能够迅速转换为战时经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斯大林时期的工业基础和布局。
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工业增长速度惊人。二战前夕,苏联的钢铁产量和煤炭产量分别是世界第三和第二。而这种工业实力,是斯大林通过高压政策、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式推动的。这种方式虽然有效,但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成本,包括重工业的过度发展和农业、消费品行业的相对落后。
斯大林的工业化还伴随着严酷的政治镇压。在推动工业化的对内部不同意见的打压严厉,导致数百万人死亡或被迫流放。这种极端的政治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工业化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沙俄时期还是斯大林时期,俄国的工业化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种从落后到强国的转变,无疑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和反思。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政策导向对国家发展方向的重大影响,也看到了工业化进程中的种种矛盾和挑战。
斯大林或许真的将一个已经站在工业化门槛上的国家推向了另一个高度,但这背后的复杂性和代价,也值得我们深思。而对于那些还在发展道路上的国家,俄国的经验可能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发展与代价之间微妙的平衡。
俄国的工业化远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逐步积累、跨越数个世纪的长期过程。从沙俄时期到斯大林时代,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挑战。历史不应被简化,也不应被误读。斯大林虽然推动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他继承的绝非一片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