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10月数据已出现正反馈 四季度数据或超预期|首席对策

2024.11.18

本文字数:4945,阅读时长大约8分钟

作者 |第一财经 梁相宜 袁玉立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举措: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万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为地方政府腾出空间更好发展经济、保障民生;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同时也明确,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三项政策协同发力,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

业内认为,此次化债是一套政策组合拳,即“6+4+2”,债务置换规模力度。11月11日,央行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9.71万亿元,同比增长7.5%。狭义货币(M1)余额63.34万亿元,同比下降6.1%。流通中货币(M0)余额12.24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前十个月净投放现金9003亿元,是自PMI实现数月重回50%荣枯分界线后,又一向好经济数据。

如何看待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万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分三年实施,每年2万亿,怎么花?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4年隐形债务降12万亿,这意味着什么?财政政策规模阶段性明确,怎么跟货币政策配合?对赤字率上调的态度如何?政策进一步明确,对今年年内、明年以及相对较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第一财经《首席对策》专访贝莱德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

化债规模符合预期 数量显著

第一财经:宋总好,非常感谢接受我们的专访,首先我们看到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当中,通过了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个化债举措,6万亿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6万亿符合您的预期吗?为什么是6万亿?

宋宇:我觉得还是比较符合预期的,是一个还比较显著的量。之前特别是外国的投资者总是担心一个事,就是政策的信号好像发的比较明确,然后用词也比较积极,但是他们总是想看到一些具体数字,出来了这样的一个比较实的数字以后,我觉得起码回答了大的问题,是有一个比较实实在在的比较大的政策措施。

化债从今年开始

释放了更加积极的信号

第一财经:分三年实施也是一种持续性的保障,2024-2026年,每年2万亿,2024年年底2万亿怎么花?我们年底还有一部分没发完,增量和存量如何最有效利用?

宋宇:是一个持续性的保障,从今年开始有点事不宜迟的感觉,因为其实已经剩了不到两个月了。最近中央也是反复强调,今年在剩余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面,还是要尽量多做一些工作,完成今年的各方面之前所设定的目标。所以我觉得从今年马上就开始,这个从时间上来讲是个积极的信号。

化债政策托底含义较强

第一财经: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到2028年隐性债务降12万亿,这意味着什么?

宋宇:我觉得其实化债在很大程度上是保证系统稳定性。所以我们在出一个经济政策的时候,一方面是希望经济增速有一个企稳回升,通缩压力要降低。另外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要控制风险。

我觉得这次政策托底的含义挺强的,要保证整个经济,包括政府部门,特别是地方政府部门的运转。还有一个财政部蓝部长也特别强调了,还有一些其他工作也都在推进。和其他部委领导在最近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的非常一致,就是我们现在公布的是这些措施,但政府也在研究其他的比较重要的措施。包括针对房地产,还有一些像针对银行,可能对明年的一些工作可能要有通盘的考虑。我觉得在市场的解读里面,在这个时候这一点也是特别的重要。

账本算清

首次披露地方隐债规模推动财政工作更规范

第一财经:这次发布会也首次公开披露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会上介绍,2023年末,经过逐个项目甄别、逐级审核上报,全国隐性债务余额为14.3万亿元。到2028年隐债降12万亿,我们能完成任务吗?

宋宇: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的含义是说我们给定现在经济的形势,要保这个系统的运转稳定,然后要增加支出给总需求带来一个正面的推动力;那么还有另外一方面就是财政工作的规范化,也就是说多借少借,一定心里头要有个底。这样的话,每年我们在做财政工作预算的时候,对自己的家底就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

那么隐性的很多债,一个弊病就是有一些账它不清晰、不清楚,这个时候在制定政策、把握政策的量的时候,就容易产生一些偏差。我觉得随着国家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这一方面其实也是有一个逐渐正规的过程,所以我觉得也不完全是现在做的举措,也不完全只是针对市场或者经济要进行一个推动,其实也有一个制度上逐渐改善的考虑。

财政政策规模尚未完全明确 细节有待具体落实

此次政策调整是全面性调整 还会持续相当长时间

第一财经:现在化债规模已经出来了,怎么来预测一下货币政策怎么配合?

宋宇:我先强调一点,我不觉得现在财政政策已经完全明确了。化债当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是我们明年全面财政赤字的盘子,包括有没有一些特别国债,整个大的盘子,现在其实还是不知道的。

这一次政策的转变其实比较突然,态度变化也很大。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措施是逐项出台。而不是说有的时候,一揽子出台很完备的措施,投资者马上就可以看到财政是这样的,货币是这样的,房地产是这样的。这次它不是这样的出台方法。这次是认识到了一些新的发展以后,政策的方向先变,细节反而是在事后逐渐再具体化,然后一项一项落实。所以这个是第一点,我觉得财政政策还是得再看一看才能明朗。

第二点,货币政策我觉得也是处在一个相同的情况。从9月末到现在,其实货币政策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很明显,到目前为止的调整不是全部的,调到现在肯定还是不够的。包括央行潘行长在多次讲话里也反复强调,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继续追加,应该还是可以看到货币政策跟财政政策两方面都会有进一步放松的措施。

另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这个重要性就在于如果别的政策都不动,某一方面的政策单军突进,其实有效性会受到制约。比如说金融市场里面流动性比较充裕,利率比较低,那么财政那边发债也会比较容易,他们互相都有一个配合以后,比如说利率也低了,然后房地产的很多投资项目也比较稳定,这个时候比如说再出台一些对重点城市的放松限购的一些措施,它就会起作用。

所以现在整个预期还是一次政策特别全面的调整,不仅限于财政,也不仅限于货币,其他的政策都在发生变化,而且我觉得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赤字率应该进一步上调

越早明确越有利于稳定预期

第一财经:回到您刚才强调的赤字率的问题,这次没有提到赤字率,是不是化债了广义赤字率就扩大了,还是部分政策我们还得等到明年两会这个时点再看一下?您对赤字率上调的态度如何?

宋宇:我觉得第一我的态度很明确,该上调的还是上调。隐性负债只是影响政府广义赤字的一部分,我觉得大的赤字应该有一个上调。现在给定这些信息,明年的这四本账的大的赤字我觉得应该是上升的,但是上升多少恐怕还得看预算的情况。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加强一些沟通,我觉得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从现在到明年3月份开两会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市场在这个过程里面还是希望得到更多的指引,说到底财政政策的方向是明确的,但是力度、信息,我觉得发布得越多、越早,可能越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该放量一定要放

不采取果断措施很难打破增长压力

第一财经:如果再上调赤字率的话,是不是就意味着又有十几万亿、几十万亿甚至更多的释放?

宋宇:要看上调多少了,当然现在给定GDP规模这么大,是会有比较大的释放。其实随着这么多年不断发展,相对于整个经济的体量,现在的4万亿跟过去的4万亿,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然后这个过程里面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一定不能把政策放松或者是显著大幅的放松,不能给它污名化。在不需要的时候不能乱放水,这个是特别重要的。但是在需要的时候一定要放出来,这个也同样重要。

我觉得在这个认识上还是要呼吁一下,这一次政策的放松看起来量是比较大的,但是考虑到这些年经济规模上升了这么多,实际上的量也不是像以前听到这个数字感觉那么大。那么该放的时候,特别是有明显总需求不足的这种压力的时候,该放量的时候还是一定要放出来,不然的话就会产生很多的经济的问题。比如说债务和通缩压力相互循环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采取比较果断的措施,是很难打破的。

第一财经:总而言之,现在政策的做多风险要小于政策做少的风险。

宋宇:对,我觉得特别明确。是因为总需求不足,我觉得要避免的一种情况就是,觉得一定不能再出现任何放松过度的这种情况。因为我们在实际的政策执行里面,不可能永远百分之百都是精确的。

如果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执行了一个偏紧的政策,短期问题变成一个长期问题,然后会影响到很多长期增长的因素,比如说你长期经济低迷以后,整个社会的文化就会改变。年轻人要不要生孩子,这样的一些决策都会受到影响,那么到了影响人口的时候,它其实又会影响到长期的增长预期了。

10月数据已出现正面反馈

四季度数据或超出市场预期

第一财经:结合目前为止进一步明确的政策内容,对今年四季度、明年以及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的经济增长,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宋宇:非常明显的是一个积极的作用。我们现在看到9月底其实才出政策,10月份的一些数据已经开始有正面的反馈了。包括你看10月份的 PMI数据,不管是制造业的还是服务业的,不管是官方PMI还是财新PMI都有明显回升。10月份不但总指数走的比较一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价格指数也普遍出现了回升。

像房地产的销售数据也有一定回升,最近像这一个礼拜也开始听到北京有的房价也开始上涨。之前主要是量涨,但是价格没有听到有反弹的情况,现在也听到有个别的地方价格也在反弹,所以变化是很快的。

这个变化是由于政策变化以及它带来的预期导致的,那么这个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政策必须得持续给它支持,否则下一步恢复的可持续性就是一个问题。所以我觉得四季度的经济数据很可能会超出市场的预期,另外就是对明年的增长预期,现在这些政策出台了以后,市场对明年增长的预期我觉得可能还是要高一些。

美国未来降息幅度可能受制约

中国宏观政策应坚持“以我为主”

第一财经:未来新一届美国政府的政经政策以及美国当前看起来“有些迷”的经济数据,是否会让美联储后续利率路径出现变数?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宋宇:我觉得可能应该是会有的。一个原因,从赤字以及移民的角度来讲,可能倾向于让美国的通胀压力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一些,这样美联储放松的空间就会受到影响。

因为之前美国的区域通胀一部分是因为它政策紧缩造成的。我们总的来说处在一个总需求不足的环境里面,我们的通胀不断降温,我们对他们的出口有很多直接的、间接的,所以其实给它起到一个降温的作用。在未来的几个季度里面我觉得会有一个反转,这个会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政策。

那么如果美联储降息的幅度受到制约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我们的降息幅度可能也会受到一些制约。但是我觉得一个好的事是什么?从9月份以来非常明显的是,我们各方面放松的力度加大了,但是之前很多人可能担心,如果我们降息降多了,会不会导致人民币会贬值比较多?因为息差加大,会不会流出的钱比较多?现在看起来不但没有发生,而且我觉得贬值的压力反而减少了,然后外汇流出的压力也减少了。

对中国的投资各方面的评级来说,中国的债务评级各方面会往上调,而不是往下调。那么现在已经能看到这种情况,我觉得下一步政策还是应该坚持这一段时间的主导原则,就是以我为主,该国内调的就国内调。

微信编辑| 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