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董事長陳政隆:仰賴15國人才!打造機器人AI軟體平台

所罗门董事长陈政隆坦言国内科技业抢人才太激烈,视觉部门长期仰赖国际人才。记者王郁伦/摄影

所罗门(2359)董事长陈政隆表示面临跟半导体科技大厂抢人才压力,公司长期仰赖国外人才,视觉事业处就有来自15个以上不同国家的员工共同合作,而机器人若要取代人力,必须能近似于人类聪明度,多工工作,他乐观预言若有一天机器人能当理发师时,就是无所不在之日。

所罗门跨入机器人开发已经10年,陈政隆23日出席台北电脑公会举办「迎向AI新时代」产业座谈会表示,所罗门长期仰仗国际人才,光视觉部门人力就来自15个以上不同国家,有些是来台湾念硕博士毕业的,有些是外国员工介绍他们当地朋友,来自越南或印度等国,「这是不得不走的一条路。」

陈政隆表示,招聘人才时,若台积电(2330)或联发科(2454)也发出聘书,则人才回家跟父母讨论该去哪里上班时,「90~100%家人都会建议到台积电上班。」

除招聘人力挑战大,陈政隆乐观预期未来3~5年,人形机器人加上AI未来能力可以大幅提升,可以也坦言所罗门开发机器人要取代人的挑战仍很高,因人类与生俱来就很灵巧,具多功能,但工业机器人发展就相对单纯,回顾机器人发展史,就是机器手臂执行A到B或B到C的部分照人类指令去做,后来加入机器视觉技术,才可以做较多任务,但早期的视觉系统仍有很多限制,比方环境光线一变化,或者物件复杂度高,视觉辨识率就会立刻明显下降。

而机器视觉在近年导入AI后,进步很快,可以解决一些复杂不易解决的问题,比方AOI有overkill过杀的问题,透过AI可以解决,但现在新的课题也随之而生,如在软体平台上导入AI视觉或3D视觉应用时,客户很在意要多少张图片才能训练出AI模型,若听到要一千张图片以上时,客户光听到要派很大量人力去贴标签,就不太想做。

所以所罗门也开始思考开发一个软体平台,看如何减少样本,让客户可以用少量图片就能训练出客制化AI模型。陈政隆表示,甚至半导体客户会表示根本瑕疵样本可以训练AI,因为良率高达99%,此时就得靠生成式AI去生成看起来像真的瑕疵的资料让AI学习。

为此所罗门的软体平台串连全球20~30多种品牌的设备,包括IP CAM及机器手臂,并将现有的开源神经网路模型进行优化,整合各种软硬体,降低客户训练AI模型训练成本过高的问题,让客户不需要写程式,以nocode或lowcode方式就能创建自己需要的应用,这要不仅满足客户需求,也能让所罗门的软体能快速切入不同行业别市场。

陈政隆表示,提供客户20~30种机器手臂品牌选择,好处是客户弹性高,不被单一品牌绑死,机器视觉硬体也有许多种类可以配合客户需求选择,比方有的视觉精度高,但速度慢,但有的机器视觉速度快,但精度低,可以依照客户需求选择。

陈政隆表示,未来AI机器人要解决企业人员短缺问题,则必须能做到跟真人一样聪明,能多功,他对此趋势看法乐观,「哪一天若大家到理发厅去剪头发,能放心让机器人帮你剪发,且你可以很放心地告诉机器人要什么发型的话,这时候机器人就会无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