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股市》新兴亚股回稳 台股后市可期
观察上周市场表现,美元指数持续走强、一度突破108水准,非美货币普遍走贬。然而,美国10年期公债殖利率于4.5%遇压,整体资金环境未进一步收紧。外资上周对新兴亚股虽持续卖超26.3亿美元,但已较前一周48.5亿美元大幅收敛,反应市场信心逐步回稳。
以个别市场观察,外资上周几乎全数卖超,以台股、韩股和印度股市分别遭卖超12.8亿、5.8亿及3.1亿美元最多,仅泰股获小幅买超0.3亿美元。不过,新兴亚股上周小涨0.1%,以南韩、印度及菲律宾股市分别上涨3.5%、2%、1.5%较多。
而台股表现持续亮眼,尽管遭外资卖超12.8亿美元,上周仍逆势上涨0.7%,一扫前一周下跌3.4%阴霾。今年迄今累计涨幅达27.74%,远胜居次的印度股市9.52%,稳居新兴亚股之冠,充分展现市场韧性与投资价值,其他新兴亚股的恐慌情绪亦逐渐消散。
唐祖荫分析,全球资金流向变动主要受政治、经济与地缘政治三大因素影响。首先,川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后带来的「川普交易」效应,驱使资金流向美元、美股甚至比特币等资产。
其次,尽管美国经济软着陆趋势明确,但市场对川普上任后政府政策前景看法分歧,反应在债市资金外流,殖利率接近今年4月高位。最后,中东和乌俄地缘政治风险升温,进一步推升市场避险情绪,如黄金在美国大选后一度修正近10%,近期逐步回稳向上。
唐祖荫指出,资金虽持续从新兴市场撤出,但并非流向美债,而是转往美股、比特币等特殊市场,显示市场在处于高度不确定状态下积极寻找替代方案。而台湾市场由于具科技股题材和相对稳健的基本面,反而吸引资金净流入。
展望后市,唐祖荫认为市场短期内将持续震荡,直到川普人事底定、政策明朗及地缘政治风险缓解,预计资金长期仍将流向美元资产,但速度可能放缓,此波震荡反而有利美股、台股等基本面良好市场进行健康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