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电、台博馆联办《岛˙电生活》特展

特展展出台湾近代重量级画家陈澄波1915年作品《水源地附近》,透过电线杆街景展现当时电力已进入生活的样貌;画中有烟囱的红色建筑即为同年完工的台北预备火力发电所,也是台北市区首座具规模的发电厂。图/台电提供

台电代理董事长曾文生(右2)、台博馆馆长洪世佑(左1)及文化部次长李连权(左2)与台电副总徐造华(右1)共同为「岛电生活」特展揭幕。图/台电提供

台湾近代重量级画家陈澄波于1915年创作作品《水源地附近》,作品中透过电线杆街景展现当时电力已进入生活的样貌,这幅画也正在台电获邀首度与国立台湾博物馆联手举办《岛·电生活—台湾电力的时代样貌》特展中展出。台电代理董事长曾文生出席特展时表示,这幅画所呈现街景就在台北水源市场旁,从画中电线杆看得出来100年前的台湾因有电而推动产业发展。

台电自2017年起举办电力文资特展,以多元形式将电力发展转化为历史文资展览,如2017首办电业古迹建筑展、2018赴松山文创办「电力大地」特展、2019水力发电主题「川流电涌」特展,与2020以电力传输为主题展出的「岛屿脉动」特展。今年则首度携手台博馆展出过去台湾电力发展进程与历史风貌。特展规划四大主题,展出来自台电、台博馆、台史馆、科工馆等逾60件展品及超过160件珍贵影像,亦结合14颗历史电表打造有如跨越时空的艺术互动装置,特展将自12月6日起至2024年4月7日于台博馆南门馆红楼2楼展出,欢迎民众一同探索岛屿来电的百年故事。

曾文生次长说,从特展中会发现,百年前台电就以水力发电为主,火力则是补充电源,如今再生能源重新复苏,若没有翻开历史,就不会知道台电早期是以干净能源为主。在这次特展序曲中,展出陈澄波1915年创作作品《水源地附近》,画中有烟囱的红色建筑即为同年完工的台北预备火力发电所,也是台北市区首座具规模的发电厂(装置容量950瓩),现为台电综合研究所。主题二「电的供给与需求」亦首次对外公开1929年由台电前身、台湾电力株式会社制作的「日月潭水力电气工事计划图」以及1937年的「日月潭发电厂相关设施分布图」,一窥日月潭发展历史。

特展主题三则以从古至今各类照明器具呈现电力对生活的影响,如台湾早期电灯尚未普及的年代,主要以油灯、蜡烛、电石灯等作为夜间照明工具,其中现场展示的电石灯,在过往借由上座盛水向下滴漏,让水接触放置于下座、主成份为碳化钙的电土产生气体,进而点燃喷火嘴作照明所用,更可透过水流速度调整火光大小,亮度比油灯、蜡烛高出许多。展场亦结合动画互动影像,可感受不同年代因电力带来的生活景象变化。

台电指出,此次特展同步展出超过百岁的全台第一颗电表,并由擅长沈浸式创作的范贺硕与来自英国的Blaine Whiteley两位艺术家跨国合作,运用历年具代表性的14颗电表,结合数位声光特效打造互动装置「岛电风景」,让参观者仿佛瞬间跨越台湾来电史。

文化部次长李连权指出,电力产业是最能大规模影响岛的生态产业之一,有电时大家都没有特别感觉,一旦停电,大家都会受不了,它跟空气和水一样,停电也才会感受到电的重要性,他也希望未来文化部与经济部可以携手合作,展现更多台湾经济发展之美。台博馆馆长洪世佑则说明,20世纪以来,台电对台湾现代化影响很大,电力为台湾社会带来都市风貌,博物馆则与在地人民息息相关,期盼未来台博馆能持续发挥社会影响力,呈现宏观历史与多元包容。(台电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