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史博扛厝走溪流特展 探寻台江世代生活记忆

▲展示以竹笼厝模型搭配手绘竹笼厝搭建图示,让观众更明了竹笼厝的取材与建造。(图/史博提供)

记者林悦南市报导

会走的车不是新闻,会走的厝在台江地区也不是新闻!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扛厝走溪流:台江风土与自然」特展,即日起以所在当地居民特殊的「扛竹笼厝走溪流」生活习性主轴,在地方学的发展根基下,将博物馆研究培力导入社区历史研究,讲述200年来台江地区居民面对土地环境变化常民生活智慧故事。

台史博所在地「安南区」,古时曾为台江内海一隅,在200年前才因流经的曾文溪泛滥、改道、淤积,逐渐转变为现今样貌。「水」一直是从古至今台江居民的生存课题,因此他们「顺水」而生,发展出了沿海(溪)渔产、盐地农业,及遭遇水患时「扛厝走溪流」的特殊生活习性;为了祈求「水顺」,也发展出「拜溪墘」祭典等祭祀活动

台史博自开馆以来,就以发展为台湾史多元资源中心自诩,近年配合文化部政策,带着博物馆典藏的历史影像文献资料,走入台湾西南沿海、沿山地区原、汉部落,深耕地方,透过历史资料共享、互动,带动以地方为行动主体的历史、发掘文化特色、建构认同。

馆长王长华表示,以往大历史脉络下的文献记载,往往收录了外在的水域、河道、地景变化与记述者眼中的风俗民情,但留存的在地人共同生活记忆、互动过程等动态资讯却不多。

这次展览,不仅由馆员汇整文献资料、走入地区访谈耆老、踏查田野,更有幸与在地社群进一步合作,由当地影像纪录工作者坤洲透过镜头重现、介绍当地水患记忆与信仰仪式、生活型态间的关连,资深匠师李养分享竹笼厝搭建技艺与记忆,从学甲中州迁居到台江中洲寮的邱姓移垦家族捐赠个人与家族文物,共同丰富展览内涵,也借此强化在地认同,带领更多观众从当地人视角,看见台江地区世代生活记忆。

展览由台江地区独特的「扛厝走溪流」主题出发,透过不同时代的地图展示、套叠,看见走溪流背后近200年来台江内海的土地浮覆、沧海桑田变化。面对被称为青瞑蛇的曾文溪的不断改道、泛滥,南寮耆老口中扛厝走溪流的经验,2004年出土、淹没溪底庄的蚵壳港庄,这些鲜明的生活记忆佐证了文献里的水患纪录;展览中的溪南寮与新吉庄金狮狮头、公塭仔与溪埔寮共组的蜈蚣衣饰等文物,说明迁居的移垦社群如何透过祭典的艺阵活动与原本的共同祭祀圈持续互动。

展览自5月2日起展出至10月15日于展示教育大楼1楼大厅展出,欢迎观众踊跃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