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史博重现日治时期记忆 耆老提扛竹笼厝避水患的生活记忆

台史副馆长谢仕渊(右侧第三位扛茨者)及秘书庄佩桦(左侧第二位扛茨者)加入千岁耆老扛茨展演。(台史博提供)

台史博策展人陈怡菁兴安文物馆导览,现场民众聚精会神的聆听。(台史博提供)

台湾历史博物馆2016年起研究台南曾文溪下游民众「扛茨走溪流文化行为,去年推出特展,今年将展览搬至庄头,25日在安南区溪南寮兴安宫文物馆展出一整年,由耆老扛起缩小版的竹笼屋,演绎日治时期的台湾西部居民水患环境发展出来的生活文化。

台湾西部沿海地区早期因为水患频仍,居民发展出竹制编制的竹笼屋,不仅因为凉爽,更因竹子轻巧,在水灾时,住户可以「扛」起屋子搬家,久之成为在地口中的「扛茨走溪流」。

台南市因为过去曾文溪河道经常在雨季泛滥,而衍生出居民适应环境变迁所发展出来的扛屋搬家行为,后期因为水泥建构房子当道,竹笼屋渐趋式微,居民也不再随着水患扛屋迁徙,「扛茨走溪流」也变成了耆老口耳相传的一句话,直到台史博学者找到相关文献证明台湾曾有这样消失的文化行为。

台史博研究员并找来已高龄80余岁的匠师李养,是台南现存能够编出整栋竹笼厝的人,他打造缩小版的竹笼厝,去年已在馆内展览。

今年台史博将展览移至当年水患频仍的发生地,曾文溪下游的安南区溪南寮,并在兴安宫展出,数位耆老们25日合力扛起缩小版竹笼屋,说的都是小时候住竹笼屋的记忆

台史博透过将展览搬至庄头,对照了当时人民对抗环境袭击发展出竹笼屋的历史,呈现过往台江水患中,居民的生活样貌。这项展期10个月,李养师傅最近也正打造一栋实际大小且可供居住与「扛着走」的竹笼屋,为台湾历史文化留下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