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道月台較高 身障者怨電巴「拒載」

台中市议员陈淑华与市府及公车业者会勘,电动公车无障碍斜坡板与月台差5公分,停靠架设轮椅渡板困难,造成身障者搭车难题。图/议员陈淑华提供

台中市行驶台湾大道各路线公车预计2025年全面电动化,且多是低地板。议员陈淑华指出,有身障者反映,台湾大道公车专用道月台与新型电动公车的无障碍斜坡板相差5公分,停靠架设困难,请身障人士搭下一班,「形同拒载」。议员要求改善新型电巴轮椅渡板设计及操作,提供无障碍环境。

交通局表示,目前中央对低地板公车设计、规格均全国一致,因应不同的路侧环境,每辆低地板公车均有侧倾、举升功能,可操作对准月台。持续要求强化驾驶员教育训练,熟悉无障碍渡板操作,让身障乘客更方便上下车。

台湾大道公车专用道从西区五权路口到沙鹿区英才路口,行经中区、西区、北区、西屯区、龙井区与沙鹿区;公车路线包括300到310线及支线等11线公车,双向共设有39座候车月台,是台中载客数最高的路线。

议员陈淑华说,接到身障者及家长反映,台湾大道公车改为新型电动公车,但新型电公车停靠台湾大道车站月台时,架设轮椅渡板非常困难,驾驶搞半天往往放弃,请身障者搭下一班,「形同拒载」。有卢姓妇人向议员反映,她的孩子就读静宜大学的身障学生,搭公车常被不平等对待、心理受挫。

陈淑华邀市府交通局、公车业者、身障学生、家长实地会勘,低地板公车高度20公分,台湾大道公车站月台高度25公分,操作无障碍渡板费时,根据实测,操作一次需要7分钟。

陈淑华说,大众运输须解决身障人士搭乘困难,优化台湾大道电动公车无障碍渡板设计及操作,另要求市府强化驾驶员训练熟悉无障碍渡板操作,鼓励驾驶员服务身障乘客及需要的朋友,让大众运输更友善、更亲民。

交通局表示,会创造大众运输无障碍环境,持续定期与社福团体、客运公司召开会议,检视各项服务流程,并透过评鉴制度鼓励业者邀请社福团体代表担任教育训练讲师,由社福团体提供教材、辅具,让驾驶员实际体验身障者的乘车感受,社福团体代表也能了解从业人员实务操作问题,提供建议。

台中市议员陈淑华与市府及公车业者会勘,电动公车无障碍斜坡板与月台差5公分,停靠架设轮椅渡板困难,造成身障者搭车难题。图/议员陈淑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