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未来恐有大灾情! 专家1原因示警
▲台风期间一辆小货车行经合欢山公路,女乘客惨遭路树压死。(图/镜周刊提供,下同)
图、文/镜周刊
气象专家贾新兴分析,康芮除了是有史以来最晚侵台的强烈台风,也是1998年瑞伯台风后,侵袭台湾最大颗的台风,另外,10月后台风登陆台湾的机率非常低,但今年10月却有山陀儿及康芮2个台风登陆,十分罕见,上次10月有2个台风侵台已经是26年前。
贾新兴说,今年10月初的山陀儿与10月底的康芮台风,因海洋温度够暖,并结合各种环境因素,都变成了强烈台风,但山陀儿后来缺乏导引气流,在高雄外海盘旋2天,最后减弱为中度台风登陆;康芮移动速度快,虽以强台姿态登陆,但很快出海,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若康芮以山陀儿的行进速度袭台,灾情一定会更严重。
▲台风过后路树断裂、倾倒,军方动员协助清运。
今年7月以来,4个月内连续有凯米、山陀儿及康芮台风登陆台湾,中央气象署统计,这是16年来首度1年内有3个台风登陆,且3台各有特色。气象粉专「天气风险WeatherRisk」指出,3台都可在历史留名,7月的强台凯米在登陆前原地打转,登陆后快闪出海,之后持续滞留打转,挟带的西南气流影响台湾超过2天,导致南部山区降下大雨,创15年来的雨量纪录。
至于10月初的山陀儿台风在台湾西南方海面滞留、龟速北上,强度及路径都让气象专家难以研判,最后从高雄市区登陆,大肆破坏后,戏剧化地在台湾上空消失,减弱为热带性低气压,却又造成北海岸金山、万里降下大雨,路径极为罕见。最后10月底的康芮台风环流广大,暴风半径逾300公里,威力足以和1996年的贺伯、2015年的苏迪勒台风齐名。
▲一艘中国籍货轮因台风巨浪搁浅,最后在野柳海域弃船。
为何今年台风频繁生成?各界说法不一,有些科学家认为台风生成与海面温度升高有关,全球暖化导致台风变多、变强,影响时间也会变长,但也有科学家持不同看法,认为依历史数据来看,台风数量并未随暖化增加,研判也许因海水温度过高,反而让气流的上下层分层结构较稳定,导致台风不易生成,但只要生成,很容易成为超级台风。
贾新兴提醒,由于全球气候暖化可能导致台风强度增加,面对极端气候,建立有效的早期预警系统、结合监控,非常重要,尤其从25年前的921大地震到今年的0403强震后,台湾的地质条件相当脆弱,如果雨量过大恐会造成严重灾情,因此必须加强监控。
▲康芮台风直扑东海岸,台东长滨渔港区出现大量漂流木。
贾新兴并说,就建筑安全而言,在台风频繁的地区,建筑物的抗风设计非常重要,许多大面积的玻璃帷幕建筑虽然美观,但风险也较高,因此建物材质抵抗风压的强度,都必须经严密计算,才不至于酿祸。
台湾在短短4个月内先后遭3个猛烈台风侵袭,从北到南无一幸免,虽然在民众与公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大多都能迅速重建,但面对极端气候的挑战,大家都得提高危机意识,做好防范,保障自身及家园的安全。
更多镜周刊报导【时事焦点】史上最晚登陆胖台颇不寻常 康芮角隅效应强风重创双北【胖台康芮创双北】登陆5小时酿万件灾情 恐怖康芮重创北台湾【胖台康芮创双北1】3死700伤农损逾10亿 台风出海「角隅流」续袭双北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