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代文壇奠基者 瘂弦自嘆「未完成」

痖弦大事纪 制表/邱琼玉

痖弦(中)与张默(左)、洛夫(右)被誉为「诗坛铁三角」。图为二○一四年三人一同出席创世纪诗社六十周年庆大会。本报资料照片

九十二岁辞世的痖弦,一生精采跌宕,曾历经战争离乱,来台后身兼诗人、编辑与评论家,创办诗刊与出版社,是台湾现代文坛重要的奠基者。但他在九十岁时受访回首一生,却认为「我就是一个没有完成的人」,忏悔自己诗写得太少。

然而痖弦鼓励扶植无数文坛新秀,创办的「创世纪」诗刊已迈向七十周年,持续往痖弦许愿的「世界最长寿诗刊」迈进。痖弦批判自己的「未完成」,其实是为他人创造了许多「完成」。

母亲和故乡 是永远的遗憾

痖弦十七岁那年跟着学校南迁流亡、参军来台。一九五三年参加诗人覃子豪担任班主任的中华文艺函授学校诗歌班,正式提笔接下现代诗的火种。他在军中想家时,会躲起来拉二胡,认为二胡「哑哑的声音」可以表达思乡的心情,便以「痖弦」为笔名。

母亲和故乡是痖弦这辈子永远的遗憾,曾告诉记者「如果可以让我用一辈子浮名和妈妈过一辈子,我肯定换。」

40岁前停笔 诗坛世纪之谜

痖弦廿一岁提笔写诗,不到卅岁诗艺便达颠峰,却在四十岁前停笔。「痖弦停笔」一直是台湾诗坛的世纪之谜,他自己也说不出原因。但他和记者闲聊时曾透露「有几首诗锁在抽屉」,推断是对诗作要求过高不愿轻易示人。

痖弦对于一生只写了一本诗集,始终耿耿于怀。曾跟女儿感叹诗写得太少,「爸爸一生的文学与人生,都失败了。」女儿却回「没有什么比失败的人生更像一首诗。」父女之间的对话就像一首诗。

痖弦主编联合报副刊逾廿年,和高信疆主编的人间副刊共同撑起台湾文坛的黄金年代。痖弦曾说,自己和高信疆和作家「交朋友」的方式迥异。高信疆喜欢吃饭邀稿,他则善于写信,「很少作家不回我的信」。

和作家交友 珍藏三千封信

「尊敬文字的年代,一张纸都不能丢。」他移民到加拿大时,带着三千多封与文人交往的书信,还打造了一间收藏室好好收藏。痖弦说,珍藏这些信件等于珍藏一个时代。这些书信如今都成为研究台湾文学的珍贵史料。

痖弦虽然不再写诗,但他担任文学编辑多年,提携鼓励了许多如今的文坛大家,包括小野、林怀民、席慕蓉等人,对文坛的贡献不亚于写诗。

任文学编辑 「采花也种花」

他形容许多文学编辑「只采花、不种花」,但他的原则是「采花又种花」。面对作品不够成熟的新人,痖弦不直接退稿,而是写信告诉作者「你很有希望,已到发表边缘」。蒋勋高中时写了一首诗送给痖弦看,当时他对创作毫无信心,痖弦却挑出其中两句大赞,他从此一路写下去。

痖弦回顾自己诗作,认为许多都是对家乡的怀念,形容自己这一代是「一棵树拔出来移栽到新的地方」,创作的过程是「把异乡变成故乡的过程」,痛苦却动人。

痖弦曾说如果再提笔写诗,写的还是故乡;他虽没有再提起诗笔,但最后作品「痖弦回忆录」却完成了再写故乡的心愿,也为他这一代人经历的惊心动魄留下文字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