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星云大师在两岸扮演奠基者、促进者及贡献者(柳金财)

星云法师于5日圆疾,外界纷纷哀悼致意。(图/中时资料照)

近日星云大师圆寂,海内外同悲。大师一向主张两岸应通往和谐与和平的道路,以爱为基础、同体共生、包容同理,打造两岸和平基础,和平主义为其遗留两岸社会重要资产。尤其通过两岸宗教文化交流,可以化解彼此怨怼、冲突,文化交流可以扮演两岸和平的重要推手。

对于两岸问题,星云大师也不时表达忧心,曾言:「我一生爱中国、爱台湾、爱中华文化,我和大家过去的祖先一样,在怒海余生中来到台湾」,衷心祝祷「惟愿国泰民安,别无他求」。足见大师心系两岸和平,既爱台湾也爱大陆,希望以人间佛教等宗教文化淑世人生,经由宗教交流寻求两岸和解出路。

无庸置疑是,台湾民众若能兼具中国认同及台湾认同,以中华文化为两岸共同资产,两岸即可走在共同振兴中华民族的的道路。相对于台湾社会现在台湾认同增加,中国认同及双重认同下降,还有一系列「去中国化」措施,在「抗中保台」路线及「联美抗中」战略下,中道平衡战略渐往一边倒失衡战略发展。在两岸交流及合作深度及广度下降,即使当前重启小三通皆不可能,这可能持续导致两岸敌意螺旋上升,趋于战争边缘风险。

大师可谓是宣扬两岸佛教文化艺术交流之促进者。2011年佛光山与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开始进行合作,双方签署第一阶段五年合作协议;2016年3月捐赠北齐佛首,签署第二阶段框架协议。位于高雄佛陀纪念馆已展出多项两岸文物大展,包括千年重光、山东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展、紫禁佛光,明清宫廷佛教艺术展,或妙香秘境——云南佛教艺术展、龙门佛光——河南佛教艺术展。透过两岸持续宗教交流,宣扬传播佛教文化及艺术不遗余力。

同时,重视两岸融合途径对两岸深厚长远影响。位于江苏省宜兴市的佛光山大觉寺,即曾召开举办「两岸文化融合」研讨会。借由推动两岸社会共同宗教文化发展,共享和平发展红利,共植两岸共同价值及共创利益,助于加快两岸民众塑造浓郁中华文化及民族认同。两岸同文同种同源,具有共同中华文明价值、相连民族血缘情感,利于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及民族主义之「同体共生感」。

与此同时,大师扮演两岸宗教文化交流的开创者。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赴陆返乡探亲,1989年星云大师接到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邀请,率领500多人组成的访问团,积极推动两岸宗教文化交流。2002年大师以「两岸未通,宗教先通」与大陆达成佛指舍利莅台协议,且以「星云签头,联合迎请,共同供奉,绝对安全」为原则,组成恭迎佛指舍利委员会,至西安法门寺迎请舍利到台湾供奉37日,计500万人瞻礼。

尤其大师更积极推动佛教文化艺术与中华文化融合。例如举办世界佛教论坛,赴湖南长沙岳麓书院讲学,博鳌论坛发表演说;江苏宜兴覆建大觉寺,捐建扬州鉴真图书馆,赞助南京大学兴建佛光楼等。致力两岸佛教音乐交流故事,2003年佛光山梵呗赞颂团首度应邀到北京、上海表演。2004年两岸同组「中华佛教音乐展演团」,至台湾、香港、澳门、美国、加拿大等地巡回演出,奠立两岸佛教交流的新里程碑。2014年在北京以「中国梦与人间佛教」为主题,强调人间佛教对建构「中国梦」影响,对并「中华文化要加强软实力建设」提出建言。

需加以说明是,大师的国家认同感极具包容性,不执着两端,既强调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直言「我的理念是不分国家大小、种族肤色,在平等下彼此不分大小、上下、强弱,共同来创造人间的和平」。足见大师的认同,不仅具有中国认同及台湾认同之双重认同,同时兼具全球主义认同,诚如其所言「我对两岸视如一家,我对世界都如兄弟姐妹」。这既体现「两岸一家亲」同胞爱,也凸显「四海之内皆兄弟」之「地球村公民」理念,展现无差异对待之平等心。

令人钦佩是,大师呼吁民众以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自居。大师毫不隐瞒反对台独、支持「九二共识」的政治立场。主张和平主义及反对战争,指出「我终其一生,推动实践僧信平等、男女平等、自他、宗教平等的行动。而对于两岸和平、世界和平,则是我毕生的盼望。」星云曾为台湾社会进行一系列「去中国化」活动感到忧心,呼吁各界精英、大众应教育下一代,出生在台湾的中国人应以身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为荣,拥有优良的中华文化为傲。

总体而论,星云大师致力于加强两岸宗教交流,是一位伟大促进者、开创者及贡献者。借由佛教与中华文化之融合,两岸民众对共同文化、历史、宗教同源同根塑造共同家园认同,两岸文化交流可以发挥「扩散效应」,拉近「两岸一家亲」及「心灵契合」心理贴近感。经由两岸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及合作,最终达成政治和解。

诚如大师所言:「假如我们两岸慈悲,共同以中华文化救台湾,还怕未来没有出路吗?」透过宗教交流及合作,两岸社会文化融合途径,利于建构中华民族文化及两岸命运共同体。若能促进两岸民众在各领域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彼此心灵契合,俾利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建构,身为芸芸众生的个人衷心挚盼祝祷,两岸当局能够共创和平和谐和好之「三好」两岸关系。

(作者为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副教授,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