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两岸宗教交流共源与和平红利(柳金财)
妈祖可谓是两岸人民的共同信仰及宗教文化资产,两岸文化本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图为大甲镇澜宫妈祖祝寿大典。(吕妍庭摄)
近月来大陆积极推广两岸各项宗教文化交流,尽管新冠疫情期间无法进行实体交流,但在「后新冠疫情」开始两岸宗教交流日益趋热。这呈现台湾社会多元宗教之本源系来自大陆,无论是推动湖北省道教、广东省佛教、福建省客家永定佛,或老子、王爷、关公、济公、妈祖、文昌等诸天神圣及仙佛交流,基本上体现出「宗教中国化」的发展方向。
可以说,目前台湾社会各种宗教,几乎皆是源自大陆,两岸具有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同宗之共同历史传承、文化认同及宗教信仰。上述宗教认同已融入中华文化与民族共同体,台湾宗教的「中国化」来源及特征,恰恰说明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中国人。举凡台湾社会所信仰神祇及诸天神圣,皆是随大陆移民移迁台湾而传递,例如关公及妈祖、玄天上帝、土地公、城隍爷等诸神明,皆是许多两岸民众共同信仰神祇。
而台湾社会主要宗教如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及一贯道等宗教领袖,亦皆来自大陆。若是两岸善于运用宗教及文化共源、经济互赖,势必利于促进中华国族及文化认同,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关系, 从而利于两岸一家亲营造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大陆倡议两岸人民同属炎黄子孙,近来有的地方政府秉持「民间性、国家级、全球化」理念,连续举办七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经贸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成为增进两岸民众文化认同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近来举办炎帝农耕文化与农业科技创新高端论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论坛、经贸文化交流合作恳谈会等主题活动以及梨花节活动、梆子大会、晋台特色食品展销会、「问祖之旅」马拉松赛、传统诗词交流大会等配套活动。
从活动规划目标及内容设计检视,旨在促进两岸民族文化认同,促进两岸交流、文化传承、精神弘扬、项目合作和民众参与,强化中华国族及文化认同,促进两岸农业科技、经贸文化交流及合作。这意谓着不仅是「两岸一家亲」,具有共同文化血缘、宗教民俗;同时,也建立经济利益纽带关系。这显示大陆思考两岸共同神祇信仰,不单是连结文化宗教同源而已,更是赋予其经济利益及互利意涵。
同时,大陆也推动妈祖作为两岸人民的共同信仰及宗教文化资产。最近刚举办2023年海峡两岸暨港澳文化周活动,系以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馆独有的「辞沙」妈祖祭海大典为主线,遵循古制、恢复古礼,结合岭南传统文化,再现明代祭祀海洋之盛况。其中「晨拜妈祖」仪典,来自台湾台南、高雄的逾百位妈祖信众参与祭拜,包括迎神、上香、初献及颂祝文、亚献、终献、焚帛及焚祝文、送神等环节。
大陆对台政策积极推动妈祖文化,创造两岸同根同源一体感。2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世界计45个国家和地区共上万座妈祖分灵庙,信众高达3亿多人。妈祖可谓是两岸人民的共同信仰及宗教文化资产,两岸文化本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妈祖文化交流利于推动两岸民心相通、心灵契合,为台湾民间信仰最重要的神祇之一。
为庆贺妈祖生日,台湾从南到北进行妈祖遶境、迎神和进香等庆典活动,例如台中大甲镇澜宫、云林北港朝天宫、嘉义新港奉天宫、宜兰苏澳南天宫等。妈祖信仰不仅促进两岸交流,也带来两岸和平关系。近期台湾妈祖联谊会曾召集众多妈祖庙及数千名信众、随行近百名记者,采小三通模式抵达厦门,此为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两岸宗教文化交流活动。妈祖信仰可以串起两岸交流,培养两岸人民的历史情感,创造经济、文化、教育、科技、观光旅游等领域之实质成果。
此外,大陆积极塑造儒家文化为两岸共同传承,建立弘扬中华文化的平台。例如以山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借此强化鲁台两地在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深化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日前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已于济南府学文庙举行,并以视频连线形式在江苏昆山、台湾台北设置分会场。大陆推动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中华文化,正成为两岸旅游观光、学习教育及文化交流的核心及主轴之一。
儒家思想阐述活动,往往以「传承经典、筑梦未来」为主题,聚焦孔子礼乐文化传承和创新内容,促进儒学文化交流发展。这是两岸首次举办孔子文化春会,春会不仅是两岸共同传承和弘扬孔子文化的平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与民众生活相融的标竿。儒家思想及文化已成为两岸交流的共同资产,尽管台湾社会因独派推动一系列「去中国化」措施及「文化台独」;且民进党政府视中华文化仅只是台湾文化的一环,但这并无法改变传统中华文化已浸润及镶嵌融入整个台湾社会中。
诚如日前圆寂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所言:两岸若能「共同以中华文化救台湾,还怕未来没有出路吗?」无庸置疑,当两岸透过宗教进行交流及合作,不仅利于促进两岸社会文化融合,强化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及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同时,也助于两岸当局及人民交流,降低双方敌意缓解政治冲突。
进一步言之,当两岸宗教交流与中华文化认同产生高度融合时,势必促进两岸民众对共同文化、历史、宗教同源同根之认同,从而塑造共同家园的民族共同体想像。同时,通过两岸宗教文化交流及合作,势必产生两岸融合之「扩散效应」及「分枝效应」,从而提升「两岸一家亲」及「心灵契合」心理贴近感;这利于化解双方敌意,最终或可发挥进一步达成两岸政治和解目标之影响作用。
(作者为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副教授,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