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会论坛》蔡英文成绩单:两岸政策及格吗?(柳金财)

两岸关系敌对如螺旋上升,军事威慑规模及次数、程度,皆高于李陈马三位总统执政时期。(图/取自总统府直播画面)

蔡英文总统在任期最后一次国庆演说中宣称,自2016年以来始终信守承诺、维持现状,坚守「四个坚持」,不挑衅、不冒进、在压力下也不屈服;并和全球民主国家深化合作、共同维护区域和平稳定。同时,宣称「愿意以台湾的民意共识为基础,以对等尊严为前提,以民主对话为程序,以维持现状为核心,与北京当局发展双方可接受的互动基础,以及和平共存之道。」上述两岸论述及路线、国际战略说法,比较像是就职演说词,而非任期最后国庆演说词应总结执政以来两岸政策绩效。

此论述强调「民意共识」、「对等尊严」、「民主对话」、「维持现状」及「互动基础」,等于重申既往两岸论述及路线,然却仍充满文青式、空洞化、抽象式论述,在其执政后仅剩半年多时间,这些两岸论述及路线固然表达些许善意,但事实上已无法对两岸关系产生影响 。这些论述犹如历届就职及国庆演说积累汇整,既往无法发挥成效,再仅剩半年任期也很难发挥功能。这些两岸论述及路线,仿若泥沙积塔、沦为镜中月及水中花,如梦幻泡影般消失在两岸历史长河。

毋庸置疑,蔡英文主政近八年,两岸关系方面降至民选总统以来,最敌对及关系最为恶化状态,军事演习规模最大及频率最高、海峡中线消失及围台、锁台威慑常态化;外交断交国最多高达九国;贸易禁运及壁垒调查次数最多。国庆演说在两岸关系部份,不是展现两岸治理绩效,反而是陈述两岸发展愿景,然最后剩下半年执政要达成这些愿景及目标,几乎已是「不可能任务」。

从大陆当局角度检视,所谓「四个坚持」其中一项是「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维持现状」被解释成「新两国论」及「务实台独」;所谓「不挑衅」却是不仅不承认「九二共识」,还标签化「九二共识」等于「一国两制」。所谓与全球民主国家深化合作、共同维护区域和平稳定,却是采取「抗中保台」路线及「联美抗中」战略,镶嵌入美国印太战略成为软围堵中国的「马前卒」。如同《经济学人》社群媒体上无预警指出,台湾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台海若擦枪走火引发战争将成灾难。

首先,凝聚「台湾共识」或「民意共识」。2011年蔡英文提出「台湾共识」,作为其总统大选政见之一;拒绝马英九政府支持「九二共识」、「维持现状」作为两岸互动基础,主张先以民主程序汇集台湾各政党间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共识,再以此作为两岸谈判政治基础。然而,「台湾共识」沦为空泛概念,强调以民主程序共同商议讨论,但并未铺陈灌入其核心内涵。

「台湾共识」其内涵沦为「各自表述」,既模糊又抽象难以指涉凝聚认同方向。大陆视此主张「柔性台独」,台湾社会对「台湾共识」内涵认知,则相当分歧,如维持两岸和平及政党轮替皆属之。相对「台湾共识」,民进党内也有「宪法共识」及「宪政共识」倡议,其实质指涉反比「台湾共识」内涵更为清晰及丰富,「台湾共识」沦为一种「空心蔡」呼吁,不仅无法建构台湾命运共同体,反更陷入政党对立、国家认同分歧及政治冲突。

其次,国、民两党「维持现状」概念内涵相异。2015年马英九在卸任前国庆演说,宣称「维持现状」建立在「九二共识」基础;2023年蔡英文在卸任前国庆演说强调,中华民国台湾已是主流共识,和平是两岸的唯一选项,以维持现状作为各方的最大公约数,就是确保和平的关键之钥。马主张「维持现状」系立基于「九二共识」,与蔡主张「维持现状」立基于「两岸互不隶属」,显然有所差异。

国民党的维持现状强调「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倡议「新三不」即「不统、不独、不武」主张;「维持现状」界定两岸关系性质是「一国两区、两个对等政治实体」、「两岸两区」。民进党的维持现状却是界定「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甚至延伸成「务实台独」、「两岸关系是国际关系」、「两岸关系是外交关系」,此种「维持现状」解读被视为是一种「改变现状」描述。

再者,倡议民主对话却完全丧失两岸对话。蔡英文总统倡议两岸应回归「和平、对等、民主、对话」精神,倡议「有意义对话」及「建设性对话」,八年来皆无法重启第一轨道官方对话、第二轨道两岸两会对话,甚至连第三轨道复委托模式对话协商也付之阙如。大陆视「九二共识」为对话政治基础,民进党政府提出「九二历史事实」、「九二会谈精神」及「九二共同认知」作为替代方案,皆无法重启两岸对话协商。

民众党总统候选人柯文哲虽未明确对「九二共识」进行表态,因其倡议「两岸一家亲」进行沪台双城论坛维持两岸城市交流,也成为蔡主政下两岸最高级别对话。然大陆当局视「九二共识」为政治前提,以此做为两岸政党、两岸两会及两岸事务机构首长、领导人会谈之政治基础,故柯主张并无法全面开启两岸协商对话。国民党总统人侯友宜承认「九二共识」存在,两岸论述及路线应比柯文哲更具前瞻性及可行性。

从蓝白两岸路线竞合加以检视,确实边缘化绿主导权。例如民众党与国民党前后执政台北市政府,形成蓝白政党在两岸政策上的潜在政治联盟关系,边缘化民进党两岸路线。无论是蒋万安提出「要谈两岸互动,要谈双城论坛,无非都是基于可以对话的历史条件以及文化脉络」。或是柯文哲推动两岸城市交流,以对话替代对抗,去除被污名化及被统战抹红、「标签化」。双城论坛对话,印证「两岸一家亲」、「九二共识」是两岸民主对话之「通关密语」。

最后,否认「九二共识」为两岸「互动基础」。蔡英文不承认「九二共识」存在,并标签化「九二共识」等于「一国两制」,已证明无法恢复两岸协商,难以彰显其两岸治理能力。现赖清德也否定「九二共识」,一旦执政并无法解开两岸敌对僵持状态,恐将陷入「恶性循环」。民进党内部曾有「宪法一中」、「宪法共表」、「宪法各表」及「宪法共识」说法,借以替代「九二共识」,但现在却无任何替代方案。

民进党内高层领导曾一再主张,以宪法来处理两岸关系,包括陈水扁、蔡英文及赖清德皆然。例如2000年11月陈水扁总统成立跨党派小组,建议「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增进两岸关系,处理两岸争议及回应对岸『一个中国』的主张」。2001年元旦呼应:「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一个中国』原本并不是问题」;解决两岸问题一定要依中华民国宪法的思维来定势,这是扁政府对「宪法一中」基调。时党主席谢长廷也提出「高雄与厦门是一个国家的两个城市」(一国两市) ,也主张「回归中华民国宪法讨论一个中国」 ;公开承认「宪法一中」,主张「宪法各表」、「宪法共识」成为两岸政策指导原则。

职是,承认「宪法一中」、「一国两区」并无悖离宪法及《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然蔡英文执政后从未清晰界定依据宪法及关系条例,「两岸关系」究竟是「一国内部关系」?「国际关系」或「准国际关系」?现赖清德更难界定两岸关系性质属于「一国两区」,而是认为「两岸关系是国际关系」、「两岸互不隶属论」。同时,赖提出制宪时刻到来,必须打破大中国框架宪法,其对两岸关系性质界定及宪法制定,远比更蔡英文更为激进。若蔡英文国庆演说有其历史资产,即是仍在形式上主张「维持现状论」,或许这对赖清德「务实台独论」产生制约作用。

蔡英文强调国际社会对台湾的支持越来越强 ,必须控管风险,让两岸成为区域和平稳定的重要贡献者;但将「两岸问题国际化」恐也会受到大陆祭出「反分裂」、「反干涉」之压制。两岸关系敌对如螺旋上升,军事威慑规模及次数、程度,皆高于李陈马三位总统执政时期,尤其是海峡中线消失及形成军事围台、锁台新常态,致台湾安全陷入战争边缘风险。台湾固然是世界台湾,然欲求两岸和平不应舍近求远,台湾的两岸路线及国际战略应从「联美抗中」一边倒失衡取向,转向「友美和中」均衡战略,方是自存及避险之道。

(作者为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副教授兼澄正书院主任,国战会专稿,本文授权与洞传媒国战会论坛、中时新闻网言论频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