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孕产妇死亡率 为日本4倍、韩1.5倍

台湾孕产妇死亡率近3年仍达10万之13至14,远高于日韩。图为示意图,孕妇做超音波检查。(本报资料照片)

每个孩子都是宝,每位冒着生产风险的妈妈,同样需要被守护。卫福部统计,台湾2019年孕产妇死亡率创23年来新高,虽然近几年略降,仍远高于日韩,少子化隐忧恐更为严重。医师指出,政府对妇幼卫生重视不够,若能投入更多资源,孕产妇死亡率有机会减半。

孕产妇死亡率的定义是「每10万名活产中,在怀孕期间或怀孕中止42天内的妇女死亡数」,排除外力事件。台湾在2019年创下23年新高,达10万分之16,近3年下降到10万之13至14。

相较其他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国家,日本为10万分之3.4,韩国则是10万分之8.8,均远低于台湾。纽西兰和土耳其各为10万分之13.6和13.1,与台湾相近。美国则高达10万分之23.8。

台北荣民总医院妇女医学部主任王鹏惠说,台湾表现比日韩差,确实需要反省,但这牵涉到很多面向,例如对于活产定义不同。台湾周产期医学会理事长詹德富则提醒,各国统计方式可能有些微差异,不建议和其他国家直接比较,但可参考。

台湾孕产妇死亡率高,和生育高龄化、少胎次化有关。詹德富表示,孕产妇年纪越长,合并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中风、肺栓塞等疾病风险越高。另外,初产妇出现并发症风险也高,而现代人多半只生一胎,也是影响孕产妇死亡率的因素之一。

王鹏惠指出,台湾的高危险妊娠转诊流程还不够成熟,卫福部自2021年推动「周产期照护网路计划」,针对高风险的孕产妇,希望在产前转诊到医疗资源较完备的医院。

詹德富强调,现行产检制度下,有很多产检项目被忽略,因此有些疾病未及早发现,且有些孕妇为了顾全胎儿,往往牺牲或忽视不适感,例如子癫前症一旦发作,血压飙高造成肺水肿或中风,就来不及了,若能及早处理,就有机会避免憾事。

「一年若能减少3个妈妈的问题,孕产妇死亡率就可以降低10万分之2到3。」詹德富表示,台湾去年新生儿仅13万名,任何1个案都很容易牵动整体孕产妇死亡率,换言之,只要多做一点努力就会有很大的成果。他认为,政府对孕产妇和新生儿投注资源太少,若能提升投入并适度修正,估计一半的个案可及早发现问题并治疗,孕产妇死亡率可望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