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西沙群岛第二大岛-东岛

影音新闻来源/新华社提供

图为栖息在西沙东岛抗风桐上的白鲣鸟(5月18日摄)。新华社发。

东岛是西沙群岛第二大岛,也是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岛屿。东岛有三宝「鲣鸟、野牛、水芫花」,在面积不足1.6平方公里的小岛生长着官兵最喜爱的抗风桐树,上面栖息着40多种数万只各类海鸟,它们和守岛官兵常年相伴,共同守护着这片蓝色海洋国土上的一叶绿洲。

从永兴岛乘船到东岛只需2个小时左右。就在舰艇航行过半时,海面上的飞鸟也越来越多,它们时而似利箭般捕食飞鱼,时而成群结伴跟随船只飞翔。战士们告诉记者,这就是鲣鸟,离东岛越近,鸟也就越多。

随着海水的颜色逐渐变得清澈湛蓝,东岛呈现在眼前,一踏上码头,守岛官兵就带着记者坐上电瓶车,并主动当起了向导。

东岛守备队队长戴巍巍介绍,「东岛是我国最大的白腹鲣鸟栖息地,红脚白腹鲣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东岛的三宝之一。」

戴队长带着记者首先来到岛上的最高建筑-航标灯塔,登上塔顶放眼望去,整座小岛被绿色植被所覆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白腹鲣鸟、金雕和海鸥等40多种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据戴队长介绍,仅白腹鲣鸟就有6万多只。鸟儿们和平相处,时而在枝头飞翔、时而在巢中栖息,俨然一个鸟类的天堂。

在东岛,流传着一个鸟博士与兵的浪漫爱情故事。2006年,中国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赵贵霞来东岛研究鲣鸟一年多,取得了大量成果,官兵们叫她「鸟博士」。期间,班长李长寿担任她的向导和司机,相处久了,两人慢慢产生感情。经过3年多的恋爱,终于在2009年喜结连理。鸟博士与东岛战士因鲣鸟相识、相知、相爱,由此传为一段佳话。

东岛的另外两件宝是野牛和水芫花,说起野牛可有来历,据说是当年郑和下西洋经过西沙的时候把牛放在了东岛上,后来它们慢慢的繁殖成群。这些牛喜欢群居,警惕性非常高,平时躲在林子里面难得一见,在官兵的引领下,我们来到岛的中央有一处水塘,这是野牛饮水的地方,能否遇到就全凭运气了。

跟随着巡逻官兵,我们在海岸边找到了东岛的第三件宝,成片的水芫花。野生水芫花只分布在我国台湾地区和东岛,属于濒危植物。因其质地坚实、不易腐朽、造型独特,具有很高的园艺观赏价值,经常招来一些人的非法盗采。为此,官兵们一边加强巡逻看护,一边做好对过往渔民的宣传教育。

东岛官兵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爱岛如爱家,与岛上的一草一木都产生了浓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