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缓解东门溪主流 八德明年增设1滞洪池

桃园市八德区明年将增设大仁滞洪池,滞洪量体可达13万吨,有效减缓东门溪主流的溪水。(桃园市水务局提供)

为解决豪雨过后淹水问题,桃园市水务局积极开发各地滞洪池,明年八德区将增加一处大仁滞洪池,滞洪量体可达13万吨,水务局表示,今年启用的大湳滞洪池及大树林滞洪池是为缓解东门溪支流的淹水情形,而明年6月将完工的大仁滞洪池则是负责东门溪主流,3个滞洪池皆是预防豪雨过后东门溪溪水暴涨情形。

水务局表示,为提升东门溪排水干线流经龟山工业区兴邦路至大智路瓶颈段的保护标准,利用东门溪上游员74B埤改建成大仁滞洪池,滞洪池面积约2.25公顷,滞洪量体约13万吨,争取到内政部国土管理署「前瞻基础建设计划」核定8亿1200万元,其中含用地费5亿9000万元,已于前年7月开工,截至目前进度约80%,工程预计明年6月完工。

水务局也说,大湳及大树林滞洪池工程皆于今年1月完工,并于今年6月正式启用,其中大湳滞洪池的滞洪量达15万立方公尺,也是桃园最大滞洪池,可削减大湾沟7.1CMS洪峰流量;大树林滞洪池的滞洪量则达11.8万立方公尺,可削减大湾沟10.6CMS洪峰流量,其2个滞洪池皆是针对东门溪支流。

水务局提到,大仁滞洪池先前因属私人用地,在用地取得后才得以开工,为缓解东门溪主流流域必须增设一滞洪池,虽大湳及大树林滞洪池消减大湾沟流量时,相对也会减少主流的流量,但降雨后主流水位上升,势必需即刻缓解,也是5月至11月汛期来时,调整滞洪池水位作为防灾减洪设施。

水务局也说,大仁滞洪池为不透水的铺面,因有一般天然土层,会有地下水从下液上来,因此水务局另会规画景观生态池,并盖设抽水站,将地下水抽取作为绿地景观的浇灌用水,待汛期有入流病等洪峰过后,会再透过抽水站将地下水抽回东门溪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