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也向往名利?“隐士”也有烟火气,带你走进不一样的陶渊明
作为中国隐士之宗,陶渊明以一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为大众所知晓。后世的人们大多歌颂陶渊明的隐逸情怀和闲适旷达的胸襟在隐士的生活中感受生活所带来他的本真的美好,但是人们却往往忽略这样的陶渊明隐士是如何形成的呢?又或者说真正的隐士陶渊明是从一开始就有这样的品性吗?当然不是,陶渊明在最开始其实也是有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的。
能够摆脱世间纷扰,真正的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与人类社会相隔绝,是魏晋时期众多仁人志士的人生理想,他们甚至把心神的超然无累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在魏晋时期隐士,隐逸生活就成了一个时尚,人们喜欢并追崇那些隐士,反而厌恶那些为了俗世而不得不入世的人,但陶渊明不一样,他的归隐,古往今来有众多的说法。
起初,陶渊明对于功名利禄保持追求的态度,陶渊明并不是像诗中所描绘的那样,真正的能够每日都做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超脱,悠闲的人生生活,大多数情况下,他还是需要面对人生和生活的难题。其中困扰最多的莫过于贫富之间的现实难题。我们现在多推崇陶渊明身上体现出的洒脱飘逸的一面,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不了解陶渊明的一生过的也是小心翼翼,勤奋刻苦。之所以说勤奋刻苦,通过陶公写的诗就可以看出来,他并不是一个擅长田作的人,他种的田地“草盛豆苗稀”,这还是在他辛勤劳作的情况下,还表现出如此一副贫瘠的状态。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样辛勤的劳作,却没有换来丰收的果实,反而是“草盛豆苗稀”,由此可见,劳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陶渊明在劳作的过程中也并非是丰衣足食。
在归隐之前,他对功名是向往的,他曾在《读山海经十三首》中表达,对于悲剧英雄壮志难酬的哀婉和叹息,直接书写了对于英雄壮志壮举的赞美之情。在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诗人对于功名的向往。那么为何陶渊明会选择归隐山林成为一名隐士呢?他的归隐要从多方面说起。
首先是他本人的性格因素,陶渊明从年少的时候他是沉默寡言的,对于名利虽然有向往,但是并不是如此的渴望,因此在后人对他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整个人的性格是“娴静少言,不慕荣利”。再次是他在日后从官的过程中,不堪忍受门阀制度的压迫,在忍受压迫的过程中,让他感受到无比的束缚和不自由,这极大的限制了他的发展,因此在这样的环境束缚下,他最终选择了归隐。
而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在这样的乱世中为了躲避祸患,能够保全自身,保全妻儿的安全,因此选择了归隐,他曾在很多诗篇作品中直言自己只愿保全妻儿之间的安全,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因此选择避世。他自己曾在《杂诗》其四中说:“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在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诗人为了能够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为此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和牺牲。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陶渊明归隐山林,他讨厌的并不是建立出来的新朝代,而是当时对于朝廷上的诸多制度和社会中的诸多虚伪的一种厌恶,他归隐山林也不是为了对于东晋王朝尽忠,而是为了能够将已经快要消逝的人世间本身的风气的一种呼唤,他并不是说要通过归隐山林向当时的人和后人,陈列出对于东晋王朝的朝代风格和复兴品,而是为了能够通过复得返自然,这一存在方式来展现人内心所展现和蕴含的本真。
我们讲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促使他归隐的原因,是为了保全妻儿的安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陶渊明的妻子和儿子,陶渊明的曾祖父父亲外祖父都具有名士风流,积极进取,对待事物都具有淡泊名利的品质,而陶渊明本身也具有读书的潜质,拥有着极高的艺术才华和艺术潜能,但是他的儿子却让人难以预料。陶渊明一共有五个儿子,他的五个儿子性格都比较愚笨,陶渊明曾经想要儿子们来读书,通过读书来充实自己,但是事与愿违,他的五个儿子对于读书都不喜爱,甚至可以说是对于读书都不擅长,他曾在一篇诗篇中直接描写了自己儿子的状况。他是这样写的: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在这里我们可以直接看出陶渊明的这五个儿子确实相对于于常人来说,智力相比较而言发展比较缓慢。但是陶渊明对于他们是无比关爱和喜爱的。
他对于子女的慈爱是非常感人的,儿子刚出生的时候,他对于儿子就充满了期待,对于儿子的生活和成长更是“温恭朝夕,念兹在兹”,这无疑是一个充满父爱的慈祥的形象,由此可见,陶渊明归隐并不是与人世间所隔绝开来相反,他身上所带有的那种烟火气息反而更能体现一个隐逸的名士对于人世间的态度。正是因为经历过对于人世间人际社会的失望,所以他才逐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归隐山林的名士,但是他内心对于情感的本真追求没有泯灭,他依旧会拥有常人所有的情感,他爱自己的妻子,爱自己的孩子,这是对人际关系的超越与关怀,由此可见,陶渊明是当之无愧的隐逸名师之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