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九月诗赏:田家的辛苦与耕作之美
公历的十月,是农历的九月,季节进入晚秋,秋风吹黄了树叶,也吹黄了稻田,是寒冷和收获并存的季节。城市的人们忙着添秋衣秋裤,而乡村的人们则趁着天晴,早迎霜露,去收割地里的稻谷,还要采摘果实,培育蔬菜。
工业时代,纺织品和衣物相对廉价,也惠及山乡,但是若在几十年前,很多乡村的女性,依旧会在这样的季节,纺织布匹,艰辛劳苦,只为为家人添上秋冬的衣裳和棉被。
所以古诗中九月授衣,八月其穫,九月筑场圃,农人和季节并行,辛勤劳苦,这样带着疲劳和愿景的九月岁月,延续了几千年。
今天来赏读的是陶渊明九月收稻的田园美诗,说其美,并非是诗里的风光美,相反农业场景,艰辛劳苦,但美在一种真实和精神的大气笃定。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人,距今1800年,在他那个时代,乡村的读书人以外出依附大人物,做官或者衣锦还乡为荣耀。但是陶渊明却是一个另类,中年之后,他已经做了彭泽县令,却断然舍下仕途,回乡务农和隐居。有人按照现代的某些标准,说他是大地主,实际上,在乡村,他经历房子失火被烧后,带着家人开垦土地,扎实务农,已经从形式上蜕变成一个真正的农民,但不同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他,在这种艰苦的劳作,清苦的生活中,更加坚定了一种和乡土山水同在的旷达精神和理想。
他爱土地,爱历史,用自己的方式,爱着人生和自然,他是一个伟大的人和诗人。
这首诗,是写在他辞官归隐的六年之后。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禾(一作耒)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弗穫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东晋 · 陶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穫旱稻 》
辞官回乡,并非衣锦还乡,因为陶渊明的彭泽县令,做的时间并不长,大约只有三个月。古代官俸极低,虽然县官是最有实权的基层官位,但是往往会在任上经营一段时间,结交当地的乡绅富豪,并树立一定的官威才会有丰厚的收入。所以陶渊明辞官时,并没有带回富甲一方的钱财。而此前,陶渊明在仕途上也不顺,多是做幕僚,收入菲薄。
是什么让他做官百余天就求去?对于这位清贫出身,又在幕僚级别做了很多年,了解官场的人来讲,只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官场不好混,不适合他混,他也混不下去,第二个原因,就是在外多年,家里的至亲相继死亡,而他无暇做最亲密深厚的陪伴和告别。
那么陶渊明时代的官场,是一个什么样的生态呢?趋炎附势,拜金昧良心,裙带关系,而且幕僚家奴化,对于清苦出身的陶渊明来讲,越到中年越不合适他进取,因为对于聪明人,阅历增强骨密,实在是做不出柔媚姿态来。所以不是不肯折腰,是骨气成型,且年龄也放在那里,折不了这个老腰。
从家庭生活上来讲,陶渊明八岁死了父亲,十二岁死了庶母,母亲又多病,只有一个庶出的妹妹,两人感情深厚。家里人丁不旺,劳力不足,陶渊明外出求发展,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要为家庭谋衣食,以弥补土地产出的不足。但是这一次,是已经嫁出去的庶妹的死亡消息,给了他震惊。对于重感情的陶渊明来讲,有母不能尽孝,有妹不能慰藉,人在复杂迷惘的大时代背景下,所为何其有限,人生的意义何在?
所以他写下《归去来兮辞》,无心于即将到手的富贵,快马加鞭的回乡。
等待他的是荒芜的田园,老病的母亲。如果手上有点钱,他也投入了房舍的修葺和农田管理上。
而这一切随着一场六月的大火,旧的房舍化为乌有,他和家人在村子的河流的船上度过了最艰辛的秋冬。是房舍灰烬里茁生的小草,激励着他负重前行的希望。
如果说之前,他还能请人帮工,以减轻农田辛苦,那么在这次焚家大火之后,陶渊明就是真正的农民了,完全靠自己,从土地里给家人生存和希望。
从现实上来讲,他也不再可能有资本远游,进入仕途官场圈。这样也好,陶渊明和土地深沉的捆绑在一起,践行着他的桃源梦。
以上这些,是这首诗创作的背景和陶渊明的现实。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人生是有客观规律可以探索的,人生的基本就是真实,而衣食是生存的基本。
谁能放弃这些都不管,只求自己的逍遥,这样做能够心安吗?
那么这里很显然,陶渊明家是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陶渊明认为自己责无旁贷应该负担起。
有没有那些什么都不管,而心安理得的人呢?
当然有,一种是富贵之家的纨绔,不知稼穑,反而说,何不食肉糜?
一种是贪婪之人,只管自己衣食无忧,不管百姓的痛苦。
一种则是市井乡村的泼皮无赖,自私自利。
这些都是将自己的需求建立在剥削别人的基础上。
这些都不是陶渊明。他中年了,自知自己不求嗟来之食,且还要负担家人的生活。
不这么做,他不会心安,至少他认为,但凡是人,这样的行径都不会心安。
这是陶渊明的标准,也是古往今来很多正直之人的为人标准。
实际上,这首诗写出了陶渊明的现实,他必须为家人和自己向土地要生存。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禾还。”
开春,就开始进行日常的劳作,秋天来了,成熟之后的收获还是颇丰厚的呀。
由于汉末战争,人口凋零,到了魏晋时期,人均还是有大片可供耕作的土地,陶渊明的土地到底有多大,其实已经不可考证。但是从他耕种的土地,粮食有结余并且可以酿酒,而当时的亩产不高,算是广种薄收,陶渊明耕种的土地,还是范围比较广的,不过这样大的土地,也消耗着他的精力和劳力。
早上就出去劳作,晚上太阳沉落了,才背着禾苗和农具归来。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古代农业农民的生活规律。
不过这么大片的土地,白天停留在土地之上,也是最为正常的劳作方式。
这里写得很有古意,但是一天十来个小时都在土地上,是不能说悠闲的。因为你是来耕作的,不是来旅游的。
而陶渊明之所以写得这样淡雅,实在是心情还算愉快。
因为这山中大片的土地,上面种的晚稻,已经成熟,他是来一亩亩收割稻田的。
那么很可能这片土地就在南山之中或者附近。
而我们知道,山中的稻田比平原地带的,种植更为辛苦,因为要蓄水筑埂,引流灌溉。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弗穫辞此难。“
终于在这几句里,看到了真实的艰苦。
山中最多的就是霜露,而因为是山区,所以山风特别寒冷。
而在这样的天气里,去收获稻谷,农民怎么会不辛苦?
但是再辛苦,也得干啊,难道辛苦大半年,反而收获时不管不收割吗?
做农民怎么会不辛苦?种也辛苦,是收获也辛苦,尤其是到了收获季,再苦也得上啊!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身体实在是疲乏啊,只是庆幸没有别的灾难来干扰。
陶渊明为什么会写这样一句,没有别的灾难?这是山中的稻田,可以得知,在山外,收获期的稻田,可能往往会遭遇打劫,而这样的传闻,也使得陶渊明不得不心有忧患。
这是凉风吹来甚至还带着寒气的晚秋,山区温度在十度到二十度之间,陶渊明收获了稻谷后的第一件事是就在屋檐下,洗头洗澡,这是真实的场景,因为不仅是脏,更是流汗。
一杯度数不高的粮食酒之后,就是解开衣服,在疲惫中舒缓。
这是劳累,累并欣慰着。
典型的劳苦农民的日常。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世人多想象古代的隐士,仿佛他们不用劳作,不吃不喝,过得像神仙一样。
但是陶渊明,是个读过很多书的现实主义者,至少在农业劳动上,他是最为现实和真实的。
他说,他深刻的领悟到春秋时代的隐士长沮和桀溺,他们是在过怎样的生活。
他们能为孔子指路,却自食其力,甘于这样劳苦的田园生活。
而我,也愿望效仿他们,我写下躬耕的艰苦和艰辛,但是并不是在抱怨,在后悔。
我愿意过这样勤苦的生活,因为这样的劳苦,使得我能够独立解决自己和家人的衣食,又能拥有灵魂上的自由啊。
这样的生活,使我无愧天地,无愧家人,无愧历史上的真正隐者,而让我心安理得。
我读了很感动。
因为我知道这条逆行之路的艰苦。
陶渊明之所以做这样的选择,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反抗,那些达官贵人在捍卫富贵,更多的人在追逐名利和富贵,战争频繁,百姓不只是生活艰苦,更是精神压抑。
我现在才知道,陶渊明是隐居在山里,是在山中开垦了大片土地,这是他的桃花源,虽然他种植更多的是菊花。
他用身体力行致敬着上古羲皇时代,击壤时代。
他用最接近农民的方式,爱着土地和农民。我和你们同在,我就是你们。
托体同山阿。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