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好人”李洁帮助400余名孤独症孩子走出困境

原标题:“天津好人”李洁帮助400余名孤独症孩子走出困境(引题)

为“星星的孩子”点亮爱的星光(主题)

今晚报记者 刘畅

孤独症孩子,一人一世界,犹如天上的星星,孤独地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他们因此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在宁河区,这些“星星的孩子”一直牵动着李洁的心。“因为自己在困境时得到过很多帮助,所以就想尽全力帮助孤独症孩子和背后的每一个家庭。”当被命运扼住咽喉,李洁选择用不屈和坚韧书写一个母亲的爱。怀着更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成立孤独症康复中心,用爱为孤独症儿童家庭燃起希望,为“星星的孩子”点亮星光。前不久,李洁被评为2024年第三季度“天津助人为乐好人”。

逆转孤独症儿子人生

“李美女,李妈妈!”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宁河区希宝之梦孤独症康复中心,孩子们看到李洁,热情地围上来打招呼。孩子们笑着、跳着,如果没有人介绍,谁也不知道这些孩子都是孤独症患者。

“我儿子也患有孤独症。”38岁的李洁谈起创办孤独症康复中心的初衷时说。2012年,李洁的儿子诞生。儿子逐渐长大,李洁发现儿子一直到2岁还不会说话,睡眠很轻,有一丁点儿动静就会惊醒。“就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难带,2岁孩子会的都不会,以前偶尔还会说几个叠词,后来也说不出来了。”李洁带儿子来到市儿童医院就诊,被诊断为中重度孤独症,瞬间撕裂了李洁原本幸福的生活。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痛苦、绝望之后,李洁选择面对现实,扛起母亲的责任,带着儿子走上了漫长的康复之路。每周,她带着儿子往返市区和宁河之间,奔波于各大医院和康复机构。“病急乱投医,还曾受骗上当,但也不后悔。”每个月,儿子的康复费用就要花1万元,李洁下班后继续兼职赚钱,自己再苦再累,也要帮儿子康复。

“我不认命,绝对不认命。哪怕最后结果不好,我也不后悔。”李洁说。两年后,不认命的李洁,终于得到了回报。儿子4岁时,终于第一次喊出了“妈妈”。从那时起,在持续不断地康复下,儿子的病情开始迅速好转,说话越来越多,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也逐渐正常。6岁时,李洁的儿子已经能够正常入学。“现在他上初一了,老师和同学都不知道他的病史。”李洁说,儿子其实特别聪明,学习很好,过目不忘,做数学题一直用心算,从来不用草稿纸,这也成为她“幸福的烦恼”。

帮助更多“星星的孩子”

多年间陪儿子进行康复期间,李洁一直自学康复知识,也结识了不少有相同经历的家长。“你能把自己的孩子变好,我们的孩子肯定也行。”看到李洁的成功,大家希望她能搭个平台,帮大家走出困境。“这些年,我得到过不少帮助,支持我从最困难的时候走了出来。”2017年,李洁辞去原本稳定的工作,向母亲借了15万元,成立了希宝之梦孤独症康复中心。

7年来,从最初的3个孩子,到同时来康复的孩子超过百人,越来越多的家长,打破内心的枷锁,开始正视孩子的问题。至今,康复中心已帮400余名孤独症孩子走出了困境,绝大多数孩子经过康复后,可以正常进入幼儿园、小学学习。“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孩子们都能像我儿子一样,正常走进学校学习生活。”李洁说。

家住滨海新区的孤独症儿童佳佳(化名),四岁半时来到康复中心。“孩子长得特别帅,但有着严重的刻板行为,生气时就打人,说话时眼神飘散,有严重的社交障碍。”李洁回忆起佳佳刚来时的状态时说。“10以内数数都不会,我儿子是不是这辈子就这样了?”当时,孩子的家长已经几乎放弃。“才不到5岁,还没定性!”从那时起,李洁就带着佳佳开始了漫长的康复训练,如今佳佳已经正常入学。

让孩子更好融入社会

采访时,记者看到,康复中心一层有一家面积不大的爱心便利店。这是李洁为16岁以上的孤独症孩子和心智障碍孩子准备的“实习点”,孩子们在与顾客的交流中,学习劳动技能、锻炼交流沟通能力。

在康复中心,还有这样一对兄弟,哥哥和弟弟都患有孤独症,哥哥在特教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家无处可去。为了让这些大龄孤独症孩子和心智障碍者能够靠自己的双手赚钱,更好地融入社会,李洁去年建立了一家非营利性启智托养服务中心,还打造了“心青年米铺”,带着孩子们塑封宁河大米,带到商场进行义卖。记者看到,服务中心的桌子上摆着数十个已经塑封好的“米砖”。一旁,几个孩子分工明确,将一袋袋散装的宁河大米,塑封成一个个长方形的“米砖”。孩子们认真努力的样子,李洁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李洁一直与多家爱心企业合作探索,希望今后可以帮助这些孩子们实现就业。“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劳动赚钱,凭自己的能力争取到一个工作岗位,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李洁说。

来源: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