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標籤、分流教育,為何讓弱勢學童「更弱勢」?

弱势家庭的孩子进入教育体系后,可能因分流教育、贴标签,而变得更弱势。图/取自Pixabay

凡是教育界的人都知道,学生对于同侪间的比较很敏感。

一位老师告诉我,后段班的学生会说「我很笨啦」或「我就是懒」。他们不愿意努力,是因为不相信自己可以成功。老师必须花时间和精力,处理自尊心低落与缺乏动力引发的行为问题,这些学生较可能干扰课堂、逃学或不做家庭作业。

这样的现象不只发生在新加坡,教育学者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问题。珍妮・奥克斯(Jeannis Oakes)曾进行一项关于分班的经典研究,她发现根据狭隘的学业能力标准来分班,会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其中包括学习成绩低落的学生通常认为自己不擅长学习,因此不像成绩好、认为自己有学习能力的学生那么努力。

换句话说,教育界人士认为低收入家庭孩子「学习动机低落」的现象,在学校环境里复制。具体而言,把孩子贴上标签会造成自我应验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y),进而影响孩子的学习行为。

分流的教育制度的确有一些好处,包括孩子不会完全被放弃,仍然有适合他们的轨道,让他们不至于辍学,但是同时也造成不合理的结果:这些孩子大多数智力正常,没有学习障碍,但是他们从小就被标记为「迟缓」。

接受辅导的孩子,不见得有学习障碍

我曾和专门协助学习障碍孩子的辅导老师谈话,得知她必须花好一阵子才能确定哪些孩子有学习障碍。因为大多数接受辅导的孩子之所以「落后」,是由于没有够多接触学校教材的机会,并非因为他们无法以一般思维的方式学习。

换句话说,只要有时间和机会,他们的学习能力并不输其他孩子。

缺乏机会的原因很多:接受较少学前教育、父母不会说英语(或是不会说学校要求的那种英语)、家里阅读机会有限、没有补习班老师的额外辅导。他们「落后」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阶级的相对劣势。

如果我们认为学校是学习的地方,如果「机会均等」是我们教育制度的口号,而普及教育的目的是尽可能培养更多有能力的个体,让他们成为社会上有贡献的成员,在校外学习机会不足的孩子,应该在校内有足够的时间,来拉平由于阶级差异而出现的优势和劣势。他们不该因为在校外学习机会不足而受到惩罚。

奖励早慧,例如期待孩子刚进小学一年级就能读写,代表教育制度较重视分门别类,胜于培育人才。

贴标签不只影响孩子,也影响父母

早期分班与贴标签对父母和孩子都影响至深。较为富裕的父母往往也比较有信心说:我的孩子不笨,只是需要更多协助。孩子如何被学校分类;学校如何告诉父母,孩子与同侪相较之下的表现,都会影响我们对孩子及他们能力高低的想法。

如果我相信孩子虽然成绩不佳,但本质是有能力的,我的解决方案会是寻求帮助,尤其是如果我有办法花钱找人协助的话。

相反地,如果老师一再告诉我,孩子能力不佳或缺乏动力,我就会觉得孩子像自己一样没那么会念书、不太可能有好成绩。如果我反正也没钱请家教,对孩子的期望也会随之调整。

父母的想法和行为会影响孩子对自己与自身潜能的看法。

接受访谈的许多(低收入)父母都希望孩子比他们好,长大后不用过得那么辛苦,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的孩子已经被盖上落后、不如人、不够聪明、能力不佳的烙印,要超越这些印象、看到孩子的才华和价值很不容易。

许多低收入父母努力想这么做,但是就像很多人努力要独立思考一样,很难不受别人的声音影响。我们重视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和分析;我们根据这个社会所谓的「正常行为」来评估自己的孩子。许多低收入父母可能就此放弃,相信孩子的学业不佳、不够好,这样的想法会影响家人间的互动。

许多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擅长踢足球、跳舞、烹饪,或帮忙做家事和照顾弟妹,但是遇到数学和英语就束手无策。一旦形成既定想法,父母和孩子都很难逃离这些标签。

「我希望孩子比我更好」

美国记者妮可.汉娜-琼斯(Nikole Hannah-Jones),撰写了许多关于当代美国学校种族隔离和不平等问题的文章,许多现象是美国社会独有,但是也有很多现象在其他地方同样能看到。在2017年的一次采访中,她提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她让女儿进入一所一般人认为没那么好的公立学校,即使她有能力让女儿就读「较好」的学校。

很多人不能理解她的决定,但她认为这是道德问题,而且重要程度远胜自己小孩的福祉。如果把孩子送去念私立学校,就是在做许多中上阶级父母在做的事:以逃避来破坏公立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价值。

我们很难做到像汉娜-琼斯的那种程度,她说得没错,有能力选择的人所做的决定,也会复制不平等。这对我们这些有办法选择的人来说,是非常不自在的结论:我们做的决定,即使我们以为只关于自己,事实上也和别人有关。有权力做决定的我们,不成比例地影响结果,同时限制无法选择的人的选项。

每个人都可以说:「我希望孩子比我更好。」但是并非每个人都可以实现这个目标,或是在实现的过程中对于标准和规范拥有同样程度的影响力。

身为父母,我们在要求老师指派更多家庭作业、询问班上同学的程度、无微不至地管理孩子的生活、花钱请家教、努力争取让孩子进入特定学校时,都必须仔细思考自己究竟在做什么。

我们应该在乎,因为我们正失去宝贵的人力资源。

我们都会在有别人孩子的社会里变老;我们能否幸福地生活,取决于他们的能力。我们在公共教育投注心力,正是因为这样的支出能带来回报。若想提升所有人的福祉,我们必须确保在这个社会成长的所有小孩都能好好发挥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