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办好两类学校 支撑教育强国建设
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以下简称“两类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建设教育强国,须统筹两类学校建设,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期,我们推出“一市一县”的经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编者
■本期关注: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
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为了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我们须统筹两类学校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科学应对学龄人口变动带来的挑战,加快实现教育强国建设目标。
两类学校高质量发展是检验教育强国建设的底线标准
教育强国建设不仅体现在城镇地区龙头学校的带动作用上,更体现在乡村学校的提质提档上。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有小学教学点7.69万所,在校生规模达到260.74万人。近年来,为了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大力建设乡村寄宿制学校、不断完善乡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等。
据统计,2022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有1086.60万人;全国小学、初中寄宿生规模分别达到967.13万人、2315.23万人,约占在校生规模的9.01%、45.21%,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些寄宿制学校基本保障了留守儿童“想寄宿就寄宿”的需求,让更多的乡村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也有助于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因此,两类学校发展水平是检验我国教育强国建设的底线标准。
两类学校事关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小规模学校保障了乡村学生能够在家门口就近入学,有助于化解因上下学交通等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有利于学生良好家庭教育与亲子关系的培养,事关乡村学生是否能“就近入学”的教育公平问题。但是小规模学校因地域分布广、师生少而具有一些“先天不足”。
因此,教育部等三部门《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简称《扩优提质》)明确提出了“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适当整合小、散、弱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对于优化撤并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学生就学问题,政府提出了发展寄宿制学校等措施,以教育的规模效应提升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这关系到乡村学生是否能够“享有高质量教育”的教育效率问题,因为寄宿制学校可以更好地发挥规模优势。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和教育部等三部门印发的《扩优提质》都明确提出了“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
以统筹两类学校建设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是乡村教育振兴的两条道路,两者既相辅相成,又具有相互替代性。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好了,学生能够在家门口享有高质量教育,自然会降低对寄宿制学校的需求;寄宿制学校建设好了,就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就读,自然会挤压小规模学校的生存空间。因此,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统筹好两类学校建设,两类学校的优化布局需要协同共进。
在人口相对集中、交通比较便利的乡村,保留小规模学校,并按照各地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完善学校基础设施设备、配备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办好小规模学校的关键。受学生规模的限制,在难以避免教师兼课的情况下,为确保开齐开足开好小学科课程,可以探索实施教师“全科教学”;也可以招聘高素质的小学科教师,通过培训使其达到教授语文、数学等课程的能力要求,并以提升待遇水平来稳定乡村教师队伍。
同时,科学布局乡村寄宿制学校。各地应结合本地交通、自然村和人口分布等因素科学规划寄宿制学校建设。在人口比较集中、交通又相对便利的村庄,可以探索建设寄宿制学校并适度控制其规模,甚至可以探索在不同行政区划相接的乡村,加大县级政府间的协调,统筹教育资源配置,共同建好两类学校,跨区域满足学生就学需求。
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办好两类学校
两类学校建设,一边牵动万千乡村家庭,一边事关地方政府的“钱袋子”。办好小规模学校需要地方政府大量的教育投入,且有可能面临使用效益不高甚至“荒废”的局面;办好寄宿制学校虽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教育资源,但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教育资源,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面对“两难抉择”,各级政府必须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办好两类学校,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如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从2014年开始就把建设农村寄宿制小学作为全区的“一号民生工程”,区财政每年至少投入1000万元用于建设或改造寄宿制小学。
统筹两类学校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更是补齐教育强国建设短板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本文系“教育强国建设目标下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内涵、任务与实施路径”项目[项目批准号:GYI2023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4年07月28日第3版
作者:吴建涛